天安字典

《侧犯》

时间: 2025-05-24 23:55:19

诗句

篆销馀馥,烛堆残蜡房栊晓。

寒峭。

看杏脸羞红、尚娇小。

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

闲绕。

翠树底、支颐听啼鸟。

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

音信杳。

最堪恨、归雁过多少。

困倚孤眠,昼长人悄。

睡起依然,半窗残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55:19

原文展示:

侧犯
袁去华〔宋代〕
篆销馀馥,烛堆残蜡房栊晓。寒峭。看杏脸羞红尚娇小。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闲绕。翠树底支颐听啼鸟。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音信杳。最堪恨归雁过多少。困倚孤眠,昼长人悄。睡起依然,半窗残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场景,余香荡漾,烛光微弱,房间里残留着烛泪。清晨的寒气袭人,杏花般的脸庞羞红而娇小。游蜂在静谧的院落中飞舞,清澈的水面微微荡漾。闲适地在翠绿的树下倚着,静静地听着鸟儿的啼鸣。愁绪在于风雨的逼近,转瞬之间春光就消逝了,音信难得。最令人痛恨的,是那归来的大雁经过多少次。独自倚靠在床边,白昼漫长,显得人孤寂。睡醒后依然是半窗的残阳。

注释:

  • 篆销馀馥:篆体的香料已经燃尽,余香飘散。
  • 烛堆残蜡:蜡烛燃烧后留下的残蜡堆积。
  • 寒峭:清晨的寒气刺骨。
  • 杏脸:比喻女子面容,形容娇嫩。
  • 游蜂:游荡的蜜蜂,象征春天的生机。
  • 翠树底支颐:在绿色树荫下倚靠,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作品多呈现出淡雅的气质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场景,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侧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晨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孤独和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现了生活的细腻和脆弱。比如“篆销馀馥”,不仅描写了环境的气息,更引发人对过往的思念;而“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诗中反复提及的孤独感,结合“困倚孤眠”和“音信杳”,让人在感受春光美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喜爱,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清晨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寒冷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第三联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归雁的怨恨和对孤独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杏脸”比喻女孩娇嫩的面容。
  • 拟人:如“游蜂静院落”,赋予蜜蜂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愁风怕雨”,构成句式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的感伤与无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但又因离别与孤独而感到深深的惆怅。

意象分析:

  • 蜡烛:象征时间的流逝。
  • 杏花:象征青春与娇美。
  • 游蜂: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繁荣。
  • 归雁: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峭”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清晨的寒气
    C. 夏天的酷热
    答案:B

  2. “游蜂静院落”中“游蜂”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活力
    B. 悲伤的象征
    C. 过往的回忆
    答案:A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袁去华的《侧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袁去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木兰花 秋思 木兰花慢 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和张孝祥《于湖诃》 木兰花慢 寿大智先生 木兰花慢 其四 平湖秋月 木兰花 木兰花 木兰花令 木兰花 其二 哈巴河记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命运共呼吸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瓜田之嫌 鲜衣凶服 衔哀致诚 口字旁的字 鼻肿眼青 戈字旁的字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添枝接叶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包含核的词语有哪些 表意字大全_表意字的分类与示例详解 一唱雄鸡天下白 额手相庆 霸轨 册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