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青雀歌》

时间: 2025-07-12 03:30:44

诗句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

幸忝鹓鸾早相识,

何时提携致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30:44

原文展示: 青雀歌 裴迪 〔唐代〕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 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

白话文翻译: 我行动和休息都顺应自己的本性,从不随意与燕雀之辈为伍。 幸运的是我早早地认识了鹓鸾这样的高雅之士,何时才能携手共进,达到那高远的青云之境。

注释:

  • 动息:行动和休息。
  • 自适性:顺应自己的本性。
  • 妄:随意,轻率。
  • 燕雀:比喻平庸之辈。
  • 幸忝:幸运地得以。
  • 鹓鸾:比喻高雅之士。
  • 提携:携手共进。
  • 致青云:达到高远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裴迪,唐代诗人,与王维、崔兴宗等交往甚密,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此诗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平庸之辈为伍,渴望与高雅之士共进,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社会环境中的平庸与高雅之别,以及自身对于高雅境界的向往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燕雀”与“鹓鸾”,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庸生活的排斥。诗中的“动息自适性”展现了诗人顺应自然、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而“幸忝鹓鸾早相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结识高雅之士的庆幸,以及对于未来能够共同追求高远境界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坚定和对于高雅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动息自适性”:诗人表达了自己行动和休息都顺应自己的本性,不随波逐流。
  • 第二句“不曾妄与燕雀群”:诗人表明自己从不随意与平庸之辈为伍,保持自己的高洁。
  • 第三句“幸忝鹓鸾早相识”:诗人庆幸自己早早地结识了高雅之士,感到幸运。
  • 第四句“何时提携致青云”:诗人期待何时能够与这些高雅之士携手共进,达到高远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雀”比喻平庸之辈,用“鹓鸾”比喻高雅之士。
  • 对仗:诗中“动息自适性”与“不曾妄与燕雀群”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庸生活的排斥,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坚定和对于高雅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燕雀:象征平庸之辈,与高雅之士形成对比。
  • 鹓鸾:象征高雅之士,是诗人向往的理想伙伴。
  • 青云:象征高远的境界,是诗人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燕雀”比喻什么? A. 高雅之士 B. 平庸之辈
  2. 诗中的“鹓鸾”比喻什么? A. 高雅之士 B. 平庸之辈
  3. 诗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高远的境界 B. 平庸的生活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
  • 崔兴宗《题都城南庄》: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裴迪《青雀歌》:两者都表达了对于高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裴迪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查询

蝶恋花(惜春) 眼儿媚 隔浦莲(咏白莲) 踏莎行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诉衷情 诉衷情(赵德大还延平,因语旧游,作此以赠之) 浣溪沙 喜迁莺(福唐平荡海寇宴犒将士席上作) 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盖开头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万民涂炭 又字旁的字 水洁冰清 荒开头的成语 馁疾 导官 食字旁的字 打牙犯嘴 盖棺定论 缶字旁的字 鸟谷 披坚执锐 力字旁的字 精忠庙 勿剪之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