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0:52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
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月下的笑语声,仿佛在千里之外的光景中共存。
天与水相互环绕,彼此相见却因缘分不再,而只能在梦中重逢。
孩子们都很聪慧,家族的儒雅学问自有传承之道。
我自己缝制秋衣,渐渐年老,寒意袭来却无人知晓。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北宋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倡导“情景交融”的诗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对家族和孩子们的关爱,及对年老渐寒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亲情的眷恋。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提到“月中笑语”,通过月光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接着“天水相围”,表现了自然的美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诗中提到的“诸儿娟秀”,不仅是对孩子们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自豪感。作为一位儒家传承者,黄庭坚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诗中的“儒学传家渠自有”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这一点。
最后“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诗人直面自己的年老与寒冷,造成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流露出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对自然、家庭、教育和生命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流露。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诸儿娟秀”是指什么?
A. 儒学的经典
B. 孩子们的聪慧
C. 月光的明亮
“天水相围”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意象?
A. 人与人的隔阂
B. 自然的和谐
C. 孤独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与孤独
C.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