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9:51
愁云蹙黛,万螺高簇佛头青。
月明鹤背吹笙。
柯烂仙人去也,幽梦醒瑶京。
但凝妆不语,霞表亭亭。
芙蓉翠擎。
款天阙,摘春星。
飞去峨眉独秀,十二层城。
雾横烟锁,是藐姑仙子拥愁颦。
奁镜敞邛海盈盈。
愁苦的云彩紧缩如黛色,万千螺峰高耸入云,宛如佛头般的青色。
明月下,白鹤背上奏响悠扬的笙声。
仙人已然离去,幽梦已在瑶京中醒来。
她只是默默凝妆,不发一言,仿佛霞光中的亭亭玉立。
她像芙蓉般翠绿高擎。
款款走向天阙,仿佛在摘取春天的星星。
独自飞往峨眉山的秀丽,那里有十二层的高城。
浓雾缭绕,烟雾锁住了山景,是那位藐姑仙子在忧愁中皱眉。
奁镜敞开,映照出邛海的盈盈波光。
周岸登,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仙道生活,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合了佛教、道教的元素,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婆罗门引 螺髻山》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山水画卷。开篇以“愁云蹙黛”引入,便设下了一种愁苦的基调,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织。紧接着“万螺高簇佛头青”,则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青山如佛,令人感到宁静。
诗中描绘的月明鹤背,结合音乐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灵动,仿佛听得到那悠扬的笙声,带着仙气。而后“幽梦醒瑶京”则透露出一种虚幻与现实的交错,梦醒之后的失落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为深邃。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霞表亭亭”和“芙蓉翠擎”丰富了人物形象,仙女般的女子在自然中显得格外迷人。最后的“奁镜敞邛海盈盈”则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水面,寓意着心境的开阔与内心的波动,整体上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梦与现实交融的美好图景。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诗中“愁云蹙黛”中的“愁云”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云
B. 忧愁的云
C. 晴朗的云
答案:B
“飞去峨眉独秀”中“峨眉”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片森林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藐姑仙子”是指?
A. 一位人间女子
B. 仙女
C. 一位僧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