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仲尼吟》

时间: 2025-05-07 01:37:17

诗句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旁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37:17

原文展示: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皇王旁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白话文翻译:

孔子出生在鲁国,比我早很多年,距离圣人已有千余五百年。如今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当时的人们却自认为可以媲美天。帝王、霸主统治中原,父子君臣的关系是永恒的权力。黄河不再出现图谶,我已经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修习经典难道只是徒劳吗?

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
  • 去圣:距离圣人(孔子)的时间。
  • 皇王旁伯:指帝王和霸主。
  • 河不出图:指黄河不再出现预示天命的图谶,暗指时代变迁,天命不再明显。
  • 修经:指研读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以及对当时社会变迁和道德沦丧的感慨。他通过对比孔子时代的崇高与现今的失落,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时代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的深切关怀。诗中“去圣千馀五百年”一句,既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也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衰落。作者通过对“皇王旁伯”和“父子君臣”的描述,强调了权力和伦理的永恒性,而“河不出图”则象征着天命的隐晦和时代的迷茫。最后,作者提出“修经意思岂徒然”,表达了对经典学习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仲尼生鲁在吾先:孔子出生在鲁国,比我早很多年。
  2. 去圣千馀五百年:距离圣人(孔子)已有千余五百年。
  3. 今日谁能知此道:如今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
  4. 当时人自比于天:当时的人们却自认为可以媲美天。
  5. 皇王旁伯中原主:帝王、霸主统治中原。
  6. 父子君臣万世权:父子君臣的关系是永恒的权力。
  7. 河不出图吾已矣:黄河不再出现图谶,我已经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
  8. 修经意思岂徒然:修习经典难道只是徒劳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孔子时代的崇高与现今的失落,强化了主题。
  • 象征:“河不出图”象征着天命的隐晦和时代的迷茫。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尊崇与忧虑,以及对经典学习的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意象分析:

  • 仲尼:孔子的字,代表儒家文化和道德。
  • 河不出图:象征天命的隐晦和时代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仲尼”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答案:B

  2. “河不出图”象征着什么? A. 天命的明显 B. 天命的隐晦 C. 黄河的清澈 D. 黄河的浑浊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修经意思岂徒然”表达了什么? A. 对经典学习的轻视 B. 对经典学习的重视 C. 对经典学习的无所谓 D. 对经典学习的怀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 《孟子》:孟子的著作,同样强调道德修养和仁政。

诗词对比:

  •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修经意思岂徒然”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论语译注》:对《论语》进行了详细的翻译和注释,有助于理解儒家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龙吟·长安路 宛陵道院 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思佳客·玉辔青骢去不归 月中行/月宫春 一落索 春闺怨 一落索 有感 虎丘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物盛则衰 工字旁的字 六马仰秣 凵字底的字 羽化 冤有头,债有主 支分节解 鸣琴而治 恶韵 比字旁的字 同会 干字旁的字 脚镣手铐 甲壳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