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4:51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殢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
梅妆欲试芳情懒。
翠颦愁入眉弯。
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
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
琴心不度春云远。
断肠难托啼鹃。
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阑。
在秋千上倦怠地倚靠着,正好看到海棠花半开,忍受不了春寒的侵袭。
细雨过后天晴,飞梭在庭院中,绣帘随风闲荡。
梅花的妆容想要试探春日的芳情,但心情却显得懒散。
眉头愁苦,仿佛愁绪深深刻入了眉弯。
雾中的蝉声香气冷淡,霞光中的泪水轻轻拭去,心中恨意如同袭来的湘兰花香。
悄悄地在池边散步,晚霞渐渐降临。
任由红色的杏花妆点着面颊,碧绿的苔藓上留下痕迹。
燕子尚未归来,东风无言,天色已泛黄昏。
琴心无法穿越远去的春云。
断肠之情难以寄托于啼鸣的杜鹃。
夜色深沉,我依然倚靠在二十四道栏杆上。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春景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渴望以及内心的愁苦情感。
《绛都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通过对秋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与期待。海棠花的半开,似乎暗示着春天的迟滞与诗人心情的沉重。
接下来的“殢雨弄晴”,则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晴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诗人却在对“梅妆欲试芳情懒”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懒散,似乎对春天的美丽产生了一种惆怅与无能为力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翠颦愁入眉弯”,通过细致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表现出春天的美与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了对春日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绛都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允平
c) 杜甫
诗中“飞梭”指的是什么?
a) 飞鸟
b) 织布机
c) 船
诗中提到的“梅妆”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期待
c) 愁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现了温柔的情感与对春天的期待,但李清照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陈允平则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孤独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