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4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43:31
法曲献仙音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风箨晴暄,昼桐阴早,燕阁新香时度。
沁月楼台,带山城郭,西湖翠娇红妩。
甚爱此闲中趣,寻盟旧鸥鹭。
共容与。倚阑干静看飞絮。
吟啸里,帘卷暖烟霁雨。
向一碧波璃,几东风呼棹来去。
秀玉芳兰,伴丝簧庭院笑语。
渐梅霖清润,喜近槐扉初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晴朗的日子,阳光透过树木洒在早晨的桐阴中,燕子在阁楼间飞舞,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月光下的楼台与山城相映成趣,西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鲜花娇嫩而妩媚。我非常喜欢这种闲适的生活,常常与旧日的鸥鹭结伴而行。我们相互容纳,倚靠着栏杆静静观看飞舞的絮状物。在吟唱之间,窗帘轻卷,温暖的烟雾中透出雨后的清新。河面如同一块碧玉,偶尔有东风吹来,划过水面。我与友人一起在庭院中欢声笑语,伴随着丝竹的乐声。渐渐地,梅雨过后,空气清新,喜悦地迎接初夏的槐花。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富有感情和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人们追求闲适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这首《法曲献仙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以自然景色为主,后半部分则描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诗中提到的“飞絮”、“燕阁”、“沁月楼台”等意象,不仅传达出浓厚的春日气息,也渗透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融入了自身的情感,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此外,诗中通过“倚阑干静看飞絮”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态,诗人似乎在此刻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几东风呼棹来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美,仿佛一切都在轻盈的风中舞动,生机勃勃。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阁”象征什么?
诗人喜欢哪种生活状态?
“倚阑干静看飞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