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7:14
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
有时燕寝香中坐,如梦前村雪里开。
披拂故令携袖满,横斜便欲映窗来。
重帘幽户深深闭,亦恐风飘不得回。
蜡炬的火光高高燃烧,花朵似乎快要凋零,细细的小雨像黄梅时节的雨。
有时我坐在温暖的燕子巢中,仿佛是在梦里,前村的梅花在雪中绽放。
轻轻拨动百褶的衣袖,想要迎接那斜斜的梅花映入窗中。
深深闭合的重帘幽静而严实,也担心风会将这美好瞬间吹散。
诗中提到的“黄梅”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梅花相关的典故。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在严寒中绽放,常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同时,蜡炬的意象也与古代的灯火相联系,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曾几,字子刚,号云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梅花诗著称。其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曾几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所作,可能是在春寒料峭时分,诗人在温暖的室内,透过窗帘望向窗外的梅花,产生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在雨中的娇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以蜡炬和梅花的对比,引出了一种凋零与新生的主题,雨水的细腻描写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美丽。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燕寝香中坐”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燕子巢的温暖象征着家的温馨与安全感。而“如梦前村雪里开”则用梦境般的意象,展现了对梅花的怀念,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幻境中。
后两句“重帘幽户深深闭,亦恐风飘不得回”,则透出一种对美好瞬间易逝的忧虑,重帘的闭合不仅隔绝了外界的风雨,也象征着对内心情感的保护。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蜡炬”指的是什么?
“有时燕寝香中坐”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亦恐风飘不得回”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