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07:22
浪淘沙·探春
作者:苏轼 〔宋代〕
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昨天我走出东城,拭去心头对春天的渴望。
墙头的红杏花悄然绽放,犹如倾泻的红色。
窗前的花朵虽然尚未吐出花蕾,但春天早已来临。
香气弥漫的街道上,雪后清新的村庄映入眼帘。
东风的用心不辞辛苦,
想必春光最先到达的地方,梅花已经悄然盛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浪淘沙·探春》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诗中流露出他对春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淘沙·探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的“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即点明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表现出一种心情的急切。接下来的“墙头红杏暗如倾”,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红杏花悄然开放,犹如倾泻而下的红色,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诗中提到“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窗前的花蕾尚未吐出,但春天的气息已然显露,展现了一种春的早到与生命的蓬勃。
后面几句“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则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春日氛围。东风的辛苦付出让春光提前到达,仿佛在暗示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的希望。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这首词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展现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词中提到的“东君”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墙头红杏暗如倾”中的“暗”字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暗淡
B. 隐秘
C. 迅速
D. 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