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诗 / 木兰辞》

时间: 2025-05-21 06:32:00

诗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32:00

原文展示:

《木兰诗 /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
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话文翻译:

叽叽喳喳地织布声,木兰在门口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女子的叹息。
有人问她在想什么,问她在忆念什么。
她也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回忆。
昨晚见到征兵的帖子,可汗正在点兵,
军书有十二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长兄,
愿意去市场上买马,替父亲从此出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早晨告别父母,晚上宿在黄河边,
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有黄河水流的声音。
早晨离开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头,
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有燕山的胡骑声。
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如飞。
北风传来金色的号角,寒光照射着铁甲。
将军百战死去,壮士十年才归来。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在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的财富。
可汗问她想要什么,木兰不想要做尚书郎,
只愿意借千里马,送儿子回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父母听见女儿回来,出城相扶。
姐姐听见妹妹回来,
在门口理红妆。
弟弟听见姐姐回来,磨刀霍霍准备宰猪羊。
打开我东阁的门,坐在我西阁的床,
脱下我战时的铠甲,穿上我旧时的衣裳。
在窗前理云鬓,对着镜子贴花黄。
出门看同伴,同伴们都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儿。
贴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同伴们都忙着。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在地旁走,如何能辨我是雄是雌?

注释:

  • 唧唧:形声词,形容织布机的声音。
  • 机杼:织布的工具。
  • 可汗:古代对统治者或首领的称呼,特别是指少数民族的首领。
  • 军书:征兵的文书。
  • 鞍马:马鞍和马匹,指代骑马作战的装备。
  • 朔气:北方的寒冷气候。
  • 策勋:授予军功的荣誉。
  • 明堂:古代天子的朝会之处。

典故解析:

  • 木兰代父从军:讲述的是花木兰为替父亲从军而女扮男装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女性的勇敢与孝心。
  • 对仗工整:全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艺术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木兰诗》的作者为佚名,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其风格特征表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叙事性,体现了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与赞美。

创作背景:

该诗在当时社会中,战争频繁,家庭压力巨大。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不屈精神与责任感,反映了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木兰诗》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叙事诗,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出木兰的勇敢与智慧。开头部分,木兰在门口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有她的叹息,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思考。接着,随着军帖的出现,木兰的内心决策开始展现出她的果敢与担当。她不惜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体现了对父亲的孝心和对家国的忠诚。

诗中描绘的市场买马、买鞍的细节,不仅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感,也展示了木兰的机智与能力。在经历了艰苦的征战之后,木兰归来,受到皇帝的赏识,表明了她的英勇与才智得到了认可。然而,木兰最希望的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能回到故乡,孝顺父母,这一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豪情中带有一丝温情。

最后,诗中通过同伴的惊讶与木兰的女儿身份的揭示,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隐秘的力量与独立的个性,这种反转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也使得木兰的形象更加丰富而立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头描绘木兰在家中织布,声音连绵,衬托出她的孤独与思虑。
  2.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织布声被叹息声取代,暗示木兰内心的忧虑。
  3.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表现木兰的迷茫与无奈。
  4.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的出现引发了木兰的决定。
  5.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决心代父从军,展现了她的勇气和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通过兔子的比喻展现了男女之别的困惑。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女性的独立和牺牲精神,展现了木兰的勇敢与智慧,反映了对家庭的孝道与对国家的忠诚,传达了自我价值与责任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织布:象征着女性的传统角色与家庭责任。
  • 征兵:象征着国家的需要与战争的残酷。
  • :象征着力量与英勇,木兰购买马匹是她决心出征的象征。
  • 镜子:象征自我认知与身份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兰为何代父从军? A. 为了荣华富贵
    B. 为了保护家庭
    C. 为了报仇
    D. 为了逃避责任
    答案:B. 为了保护家庭

  2. 诗中提到的“可汗”指的是谁? A. 皇帝
    B. 统治者
    C. 战将
    D. 侍卫
    答案:B. 统治者

  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男女之别的困惑
    B. 战争的残酷
    C. 生活的无奈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A. 男女之别的困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对家国思念的情感。
  • 《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木兰诗》与《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与挑战,木兰是勇敢的代父从军者,而《红楼梦》中的女性则多是在家庭与社会中挣扎求存。两者相辅相成,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多重角色。

参考资料:

  • 《古典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木兰诗的文化内涵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登金华山玉京观中有陈子昂书台 其一 早发神宣驿 昭化饮咂酒 次夜 九月望日与诸弟夜泛 元宵雪 滇晓 与胡在轩简西峃泛舟至柳坝晚归 送人之吴楚 赠王民望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片字旁的字 千岁一时 鱼我所欲也 名闻天下 彐字旁的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死无遗忧 实报实销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摧陷 包含惨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韋字旁的字 捕影拿风 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巴人下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