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爱莲说》

时间: 2025-05-13 01:11:07

诗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1:07

原文展示: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白话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中,许多花卉都很可爱,但其中可爱的却很多。晋代的陶渊明独爱菊花;自李唐时期以来,世人都喜欢牡丹。而我独爱莲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洗涤于清水中而不显妖艳。莲花的茎干中通外直,没有蔓延和枝叶,香气远播而愈加清香,亭亭玉立,清洁高雅,可以远观却不可亵玩。菊花的爱,我认为是隐逸之美;牡丹的爱则是富贵之象;而莲花则象征着君子的品德。唉!对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之后鲜有人提及;而对莲花的热爱,又有谁与我相同呢?对牡丹的喜爱,似乎人人皆然。

注释:

  • 出淤泥而不染:莲花生长在泥土中,却不被污泥污染,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中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强调其自然之美。
  • 亭亭净植:形容莲花挺立而洁净的姿态。
  • 亵玩:轻慢地玩弄,表示对花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颐翁,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学说影响深远,提倡“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爱莲说》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宋代士人对品德、气节以及自然美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爱莲说》以莲花为主题,通过对莲花的独特描写,周敦颐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推崇与对世俗繁华的轻视。诗中提到的菊花与牡丹作为对比,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取向:菊花的隐逸与莲花的君子之德,构成了他理想中的人格理想。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既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世风的批判。周敦颐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借助莲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内在品德的重要性。整首诗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哲理又富有诗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陆草木之花:指各种植物中的花卉,强调种类繁多。
  2. 可爱者甚蕃:可爱之花很多,说明花卉的美丽。
  3. 晋陶渊明独爱菊:提到陶渊明,突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4.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说明自唐代以来牡丹受到大众喜爱,反映社会风尚。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明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强调莲花的纯洁。
  6. 濯清涟而不妖:说明莲花的自然美,没有矫揉造作。
  7.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容莲花的高洁与坚韧。
  8. 香远益清:强调莲花的香气愈加清新。
  9. 亭亭净植:描绘莲花的姿态,给人以美的感受。
  10.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强调对莲花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君子,隐喻其高洁品德。
  • 对仗: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不同花卉的比较,突出莲花的独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高洁、纯真与君子之德。
  • 菊花:象征隐逸、淡泊名利。
  • 牡丹:象征富贵、奢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周敦颐
    c) 李唐

  2. “出淤泥而不染”表达了什么样的品质? a) 富贵
    b) 高洁
    c) 妖艳

  3. 在诗中,周敦颐认为谁的爱好较少? a) 菊花
    b) 莲花
    c) 牡丹

答案:

  1. b) 周敦颐
  2. b) 高洁
  3. a) 菊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赞美。
  • 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与自然的描写中展现个体的独立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周敦颐的《爱莲说》与陶渊明的《饮酒》均体现了高洁的个人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君子的品德,后者则注重隐逸生活的洒脱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敦颐相关的研究论文及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萤二首 老将 上阳宫 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春望梁石头城 公子行 南行 题终南山僧堂 钓翁(一作郑谷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焦开头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午尘 不法古不修今 远祥 頁字旁的字 赑屃 隹字旁的字 包含奶的词语有哪些 月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东撙西节 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阡阡 包含董的词语有哪些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金块珠砾 两点水的字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