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43
秋日同僧宿西池
作者: 刘得仁〔唐代〕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
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在秋水中,菡萏花盛开,隔着树林的香气似乎在燃烧。和僧人一起在池边宿夜,晨霞映照着月亮的边际。水边的鸟儿栖息在芦苇上,城中的锤声伴随着黎明的到来。今晚没有其他的约定,就再一次聊聊那孤独的云朵。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僧侣的生活,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作者介绍: 刘得仁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诗风清新秀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西池与僧侣同宿,借助秋日的景色与氛围,表达对友谊、孤独和自然的思考。
《秋日同僧宿西池》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水、菡萏、晨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的开头以“菡萏遍秋水”引入,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水面上盛开的荷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紧接着“隔林香似焚”,则通过香气的描绘,增强了景物的立体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日的芳香扑鼻。
与僧侣同宿的场景,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更突出了在静谧的夜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则将诗意引向哲思,表明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使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哲思,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菡萏遍秋水”中“菡萏”指的是什么?
诗中“霞向月边分”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些内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