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2:41
勋业皋夔前后身,
门从罗雀厌蹄轮。
旌麾亟解江城守,
丘壑苦留廊庙人。
禅观起侵千嶂晓,
篇章分与万家春。
要将姓字誇今古,
史笔何人似获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功业的思考与追求。勋业如皋夔一样显赫,但身处不同的时代,门第如同罗雀般不堪,厌倦了繁华的车轮。战旗在江城上空飘扬,早早解除了守卫的职责,但在山川之间却留不下那些庙堂之人。禅观的清晨,千山万岭中升起了晨曦,文人墨客的作品与万家春光共享。诗人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夸耀古今,但又觉得历史的笔触中,谁能像自己获得麟凤。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们对个人名声与历史成就的追求非常强烈,此诗正反映了这种对功名与历史的思索,写作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士人们对自己所处地位的困惑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功业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提到“勋业皋夔前后身”,以皋夔这一历史人物的显赫成就,反观自身的渺小,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接着,诗人以“门从罗雀厌蹄轮”描绘出自己处于卑微地位的无奈,显示出对繁华与虚荣的厌倦。
在“旌麾亟解江城守”中,诗人提到战争与守卫,表达出对国家和地方安危的关心,令人感受到一种责任感。而“丘壑苦留廊庙人”则传达出历史人物在现实中的无奈与困扰,形成对比,反映出社会对个人的桎梏。
后半部分“禅观起侵千嶂晓,篇章分与万家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表达出对人类文化传承的期许。“要将姓字誇今古”中,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能与历史相铭刻,但又感叹“史笔何人似获麟”,表现出对自身成就的怀疑与对历史的敬畏。整首诗在沉重与轻快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历史成就与现实困境,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期望。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皋夔”指代什么?
诗中“门从罗雀厌蹄轮”表达了什么情感?
“史笔何人似获麟”中的“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