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伤妓人董氏四首》

时间: 2025-07-27 22:19:59

诗句

董氏娇娆性,多为窈窕名。

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

粉蕊粘妆簏,金花竭翠条。

夜台无戏伴,魂影向谁娇。

旧亭红粉阁,宿处白云关。

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

舞席沾残粉,歌梁委旧尘。

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9:59

原文展示

伤妓人董氏四首
作者: 张说 〔唐代〕

董氏娇娆性,多为窈窕名。
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
粉蕊粘妆簏,金花竭翠条。
夜台无戏伴,魂影向谁娇。

旧亭红粉阁,宿处白云关。
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
舞席沾残粉,歌梁委旧尘。
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

白话文翻译

董氏的娇美姿态,常常被人称道。
如同秋月般的美丽逐渐消逝,优雅的韵味却伴随着捣衣的声音。
她的粉妆紧贴着妆盒,金色的花朵已无光彩。
夜晚的舞台没有戏伴,孤魂的影子向谁倾诉娇艳?

那曾经栖息的红粉阁,现如今只剩白云关。
春天双飞的燕子已远去,秋风却独自回不来了。
舞席上沾染着残余的粉末,歌梁上积满了旧尘埃。
我独自怜惜窗外明月,却见不到帐中的人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娇娆: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 窈窕:形容姿态优美。
  • :指音韵或气韵。
  • 捣衣声:指捣衣服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感觉。
  • 粉蕊:指妆容。
  • 夜台:指夜晚表演的舞台。
  • 魂影:指灵魂的影子。
  • 红粉阁:女子居住的地方。
  • 双飞:指成双成对的飞翔,形容春天的生机。
  • 舞席:指表演的场地。
  • 旧尘:指往日的回忆和遗忘的痕迹。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妓女的孤独和美丽,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妓女的悲剧命运。这种描写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子厚,唐代诗人,以词、赋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物情感,擅长抒情和写景,风格细腻柔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开放,妓女文化盛行。诗中反映了妓女在风光背后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诗歌鉴赏

《伤妓人董氏四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妓女董氏的美丽与悲哀。诗人张说用“娇娆”“窈窕”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董氏的外貌,瞬间勾勒出她的美丽形象。诗中的“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不仅描绘了她美丽的消逝,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夜晚的舞台,往昔的辉煌在秋风的吹拂下变得遥不可及,董氏的舞姿仿佛在一瞬间消失,留下的仅是空荡荡的舞席和沉沉的旧尘。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彰显了时代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一方面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希望,另一方面却暗示着秋风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更是将孤独推向了极致,窗外的明月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却无法触及那失去的陪伴,令人心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妓女的美丽与悲哀,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董氏娇娆性,多为窈窕名。

    • 描绘董氏的美丽,强调其名声与魅力。
  2. 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

    • 比喻美丽如秋月般消逝,音乐韵味随之消散。
  3. 粉蕊粘妆簏,金花竭翠条。

    • 描述妆容的残留和美丽的枯萎。
  4. 夜台无戏伴,魂影向谁娇。

    • 夜晚的孤独,缺乏陪伴,不知向谁倾诉。
  5. 旧亭红粉阁,宿处白云关。

    • 旧日的栖息地,现已变成寂寞的地方。
  6. 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

    • 春天的美好已逝,而孤独的秋风再也无法带回。
  7. 舞席沾残粉,歌梁委旧尘。

    • 舞席上的粉末与歌梁上的尘埃,象征着过去的繁华。
  8. 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

    • 只剩窗外的明月,却见不到心中所念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董氏的美丽比作秋月,突出其短暂与易逝。
  • 拟人:魂影向谁娇,赋予影子以情感。
  • 对仗:如“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董氏的美丽与孤独为主题,表达了对妓女命运的同情,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情,同时也反映了人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美好与短暂。
  • 舞席:象征繁华与昔日的荣光。
  • 窗里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传达出对美丽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董氏在诗中被描绘成什么样的形象?

    • A. 聪明
    • B. 娇美
    • C. 英勇
    • D. 忍辱
  2. “夜台无戏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
    • C. 宁静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秋风”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希望
    • C. 孤独与无奈
    • D.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张说的这首诗更多地聚焦于女性的孤独与美丽,李白则是通过饮酒来抒发个人情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主题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唐诗研究》

这些书目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唐诗的视角。

相关查询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 寄季申 寄大光 寄大光 季高送酒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鞠穷 包含客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热火朝天 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率以为常 片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日字旁的字 霞片 龜字旁的字 饮血茹毛 曲文 进退失措 思潮起伏 发皇张大 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荡然无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