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8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
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
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8
李夫人
白居易 〔唐代〕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汉武帝刚刚失去李夫人,
夫人在生病时不愿离开,去世后却留下一生的恩情。
君王的恩情无尽,无法忘怀,甘泉殿中画了她的画像。
丹青画出又有什么用处?无言无笑愁煞人。
又让方士调合灵药,玉釜煎炼金炉焚烧。
深夜在九华帐内静悄悄,反魂香引来夫人的灵魂。
夫人之魂在何处呢?香烟引导到焚香的地方。
既然来了,何苦不留下片刻?缥缈的身影又会消失。
来得多快却去得又慢?是的还是假的两不知。
夫人的眉眼仿佛还是生前的模样,不似昭阳寝疾时的状态。
魂不来君心苦,魂一来君又悲。
背灯隔着帐篷无法言语,何必暂时相见又反而见违?
伤心的不只是汉武帝,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泣,重璧台前为盛姬伤痛。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思念贵妃。
即使美丽的容颜化为尘土,这份恨意永远无法消除。
生也困惑,死也困惑,绝世美人使人无法忘却。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之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易懂著称,尤其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
《李夫人》写于唐代,正值白居易对历史人物的感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描绘了汉武帝失去李夫人的悲痛,反映了对爱情与失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人对于情感的执念与无奈。
《李夫人》是白居易以汉武帝与李夫人之间的感情为主线,深刻描绘了失去爱人后的痛苦与挣扎。诗中,汉武帝因李夫人的去世而感到无尽的悲伤,生前未能割舍的情感在她死后愈发浓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失去的无奈。诗的开篇便点明了汉武帝的悲痛,接着提到夫人在生病时的不舍与去世后的遗留情感,体现了爱情的深邃和持久。
白居易通过画作与香料的比喻,展现了汉武帝对李夫人的追忆与渴望,再到后面的对话与思考,反映了人对生死与情感的困惑。诗中不断重复的“何苦”、“何速”的问句,展示出一种无奈与无解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最后,白居易通过历史的对比,揭示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强调了人性对于情感的执着与沉迷。整首诗在哀伤中透出深刻的哲理,令人思考生与死、爱与失的复杂关系。
整首诗通过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深切怀念,探讨了生死与爱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人对于失去的无奈与执念,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李夫人是谁的妻子?
诗中提到的“甘泉殿”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反魂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