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5
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作者:吴潜 〔宋代〕
雨脚如奔冒远岑,须臾六合变层阴。
坐回物物昭苏意,想见村村喜笑音。
翁诧稻粱营米栈,妇思裘褐拂衣砧。
定知一熟酬诸愿,击壤歌中此感深。
雨水像奔跑的脚步,冲击着远处的山岑,转瞬之间天地都变得阴沉。
我坐下来,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情意,想象着村庄里响起欢快的笑声。
老翁惊奇于稻谷和粮食的丰收,妇女们则想着裘衣和磨衣服的忙碌。
我相信这次丰收能满足大家的愿望,击打地面时,歌声中感慨颇深。
“击壤歌”是一种古老的庆祝丰收的民间歌谣,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欢庆的情景,常用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
吴潜,字汝元,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诗作创作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时节,作者目睹了大雨过后的田野复苏,感受到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开篇,作者用“雨脚如奔冒远岑”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急促与势头,带来即将到来的丰收的希望。随着雨水的降临,天地的阴沉感也暗示着万物的复苏,整个自然界似乎在这一刻都充满了生机。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坐回物物昭苏意”表达出对周围事物复苏的感知,显示了其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想象村庄里人们喜笑颜开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接着,诗中提到的“翁诧稻粱营米栈,妇思裘褐拂衣砧”,不仅描绘了丰收后的喜悦,也反映了农民们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衣食无忧的渴望。
最后一句“定知一熟酬诸愿,击壤歌中此感深”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感激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质朴的生活情感中,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围绕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展开,表现了对农民丰收的祝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中“雨脚如奔冒远岑”中的“雨脚”指的是什么?
A. 雨水的声音
B. 雨水降落的样子
C. 雨中的人
D. 远处的山
作者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丰收的期待?
A. 描绘自然现象
B. 叙述个人经历
C. 讲述历史故事
D. 描绘城市生活
“翁诧稻粱营米栈”中“翁”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
B. 老年男子
C. 妇女
D. 小孩
以上是对吴潜《再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