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时间: 2025-05-22 18:27:35

诗句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8:27:35

原文展示: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白话文翻译:

地面冻得很硬,雪堆起来像立起来一样,屋檐上挂着冰柱,向下垂着。阳光透过银白色的雪,像是穿透了笋尖,微风雕琢着倾斜的玉山。今晨的温暖还不够,寒冷的天气退去得还很慢。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谁能陪我吟唱,伴我品味人生的滋味呢?

注释:

  • 地冻:地面因为寒冷而结冰,变得坚硬。
  • 雪起立:形象地描绘雪的厚度和状态,似乎直立起来。
  • 檐生冰:屋檐上结冰,形成悬挂的冰柱。
  • 日穿银笋透:阳光透过雪的表面,反射出银色光芒,形象生动。
  • 风琢玉山欹:微风轻轻吹动,仿佛在雕刻倾斜的山峦,意象美好。
  • 今晓:今天早晨。
  • 清寒:寒冷而清爽的气候。
  • 生愁便销去:心中的忧愁随温暖而消散。
  • 吟髭:吟唱时抚摸自己的胡须,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感受季节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琢玉山”可看作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湖州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雪后景象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写照,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希望与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后初晴的独特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首联“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生动地描绘了雪覆盖大地后,寒冷的天气使地面结冰,屋檐上冰柱垂挂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雪景的美丽,同时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仿佛风在雕刻山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内心的忧愁。尽管寒冷的天气尚未完全退去,但随着阳光的出现,忧愁也随之消散,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知音来分享这份温暖与感受,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冻雪起立:描写了雪的厚度使得地面坚硬,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檐生冰倒垂:屋檐上的冰柱象征着寒冷的季节,增强了冬季的寒意。
  3. 日穿银笋透:阳光透过雪,形象地描绘出雪的晶莹剔透。
  4. 风琢玉山欹:风在轻轻吹动,仿佛在雕琢玉石般的山峦,显得生动且富有灵气。
  5. 今晓还差暖: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期待,暗示了冬季的严寒。
  6. 清寒退尚迟:清晨的寒意依然存在,表现了冬季的延续。
  7. 生愁便销去:暗示着随着温暖的到来,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8. 将底伴吟髭:表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渴望有知音相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穿银笋透”,将阳光形容为穿透的银笋,生动形象。
  • 拟人:如“风琢玉山”,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冬季雪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纯洁与宁静,也代表着寒冷的季节。
  2. 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是驱散寒冷与忧愁的力量。
  3. :象征着严寒与冷漠,增强了冬季的气氛。
  4.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静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穿银笋透”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
    B. 雪
    C. 阳光
    D. 冰

  2. 诗人希望在寒冷的天气中得到什么? A. 朋友的陪伴
    B. 温暖的阳光
    C. 雪的覆盖
    D. 冰的存在

  3. 诗中提到的“生愁便销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快乐
    C. 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描写雪景,但更侧重于对远行的思念与壮阔的场景。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冬季的独特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齐殿丞监缙云军 吴感勾归安簿 览蜀宫故城作 七不堪诗七首 皇子封建诗 杨都官知随阳 到官三岁四首 送友人赴举 感秋 赠罢征边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书的笔顺怎么写?草书字体的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草书学习 右耳刀的字有哪些?右耳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详解 南田字格怎么写?南田字格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香字篆书怎么写?香字篆书书写技巧与步骤详解 定金 谩天口 韬开头的成语 累圣 十指有长短 慢慢吞吞 言出祸随 匕字旁的字 地裂山崩 空索索 包含缕的词语有哪些 岛字拼音怎么写_岛字的拼音及繁体字解析 包含泷的词语有哪些 股肱之臣 閠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