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时间: 2025-04-27 02:42:27

诗句

人已老。

春亦不留些少。

花尽叶长蚕又抱。

子规啼未了。

往事不论多少。

且向尊前一笑。

白发满头愁已到。

路长波渺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27

原文展示:

谒金门(甲子年同寅伯题于壁)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人已老。春亦不留些少。
花尽叶长蚕又抱。
子规啼未了。
往事不论多少。
且向尊前一笑。
白发满头愁已到。
路长波渺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人已年老,春天也不再留恋片刻;花儿凋谢,树叶繁茂,时光荏苒,连蚕也在继续结茧。杜鹃鸟的啼鸣仍未停止,往事的多少已不再重要。暂且在酒杯前微笑,尽管白发已满,愁绪已到;漫漫长路,波涛渺渺,似乎无止境。


注释:

  • 人已老:指自己年纪已大,感叹岁月无情。
  • 春亦不留些少:春天的美好时光也不会为人停留。
  • 花尽叶长蚕又抱:花已经凋谢,树叶依旧茂盛,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子规啼未了:杜鹃鸟的叫声仍在继续,暗示着对往事的追忆。
  • 往事不论多少:过去的事情不再重要,生活在当下更为重要。
  • 且向尊前一笑:在酒杯前微笑,意味着享受生活。
  • 白发满头愁已到:白发的增多伴随着愁苦。
  • 路长波渺渺:人生道路漫长而波澜不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渭老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的自然景象,常蕴含哲理,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甲子年,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在春天时节对花开花落的观察,寓意着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饱含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中的“人已老”开篇直接点出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年岁的思考和无奈。接下来的“春亦不留些少”,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美好无法停留,仿佛在暗示着生活的短暂与珍贵。

“花尽叶长蚕又抱”展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花朵的凋零并不代表结束,树叶的茂盛和蚕的结茧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子规的啼鸣更是引发人对往事的追忆,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勿忘过往的经历。

“且向尊前一笑”句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白发满头,愁绪已至,仍然可以在酒杯前微笑,享受当下的美好。整首诗在清淡中透出一丝哲理,让人既感伤又深思。

最后一句“路长波渺渺”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漫长旅途,波涛汹涌却又渺小,让人心生敬畏,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不确定。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已老:直白地表明自己的年纪,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2. 春亦不留些少:春天的美好不再为人留恋,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3. 花尽叶长蚕又抱:花朵凋零但生命依旧,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4. 子规啼未了:杜鹃的叫声仍在,唤起对往事的追忆。
  5. 往事不论多少:对过去的事情不再计较,强调生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6. 且向尊前一笑:在酒杯前微笑,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7. 白发满头愁已到:年纪大,愁绪随之而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8. 路长波渺渺:人生道路漫长,波涛渺小,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亦不留些少”比喻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杜鹃鸟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对往事的怀念。
  • 对仗:如“路长波渺渺”,展现了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对生命循环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代表青春的逝去和生命的轮回。
  • 杜鹃: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白发:象征衰老与愁苦。
  • 酒杯:代表享受生活的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的思考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已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年轻的怀念
    • B. 对时间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赞美
  2. “子规啼未了”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白发满头”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与愁苦
    • C. 快乐与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吕渭老的《谒金门》更为沉郁,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包含吕渭老及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
  • 《古诗鉴赏词典》: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与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相关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归江南 送僧鸾归蜀宁亲 题玄哲禅师影堂 延福里秋怀 送李道士归南岳 送三传赴长城尉(一作送前辈读三传任长城尉)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 送友人游湖南 送沈先辈尉昭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稂不莠 雨过天晴 余质 曰字旁的字 蝶几 积重不返 龍字旁的字 包含辙的成语 饶多 杰句 鱼书雁足 高车驷马 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堨 日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