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中》

时间: 2025-05-12 04:11:30

诗句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11:30

原文展示: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的陪伴下,我走出山去,寻求云彩相伴归来。春天的清晨,花朵上沾满露珠,芳香的气息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注释:

  • 随月:伴随着月亮。
  • 出山去:走出山中。
  • 寻云:寻找云彩。
  • 相伴:作伴,一起。
  • :回家。
  • 春晨:春天的早晨。
  • 花上露:花朵上沾满露水。
  • 芳气:花香。
  • :沾染,附着。
  • 人衣:人的衣服。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山中春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归隐自然的情怀。诗中用“月”、“云”、“花”、“露”等意象,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政治改革与文学成就并重,被誉为“王荆公”。其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王安石在其生平中多次经历政治波折与个人困境,诗歌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此诗或许是在他某次闲游山中时的感悟,表达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精致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场景,仿佛诗人随月光走出山林,寻找云彩的陪伴。此句中的“随月”与“寻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和谐,暗示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晨的清新与生机。花上的露珠,象征着春天的温润,而“芳气著人衣”不仅传达出自然的芳香,也隐喻着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一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仿佛在诉说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体现了王安石渴望逃离世俗纷扰的心境。诗中细腻的意象与自然的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令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随月出山去”:在月光的陪伴下,走出山中,表现了诗人享受自然的悠然心态。
  • “寻云相伴归”:寻找云朵的陪伴,增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感。
  • “春晨花上露”:春天的早晨,花朵上沾满露水,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
  • “芳气著人衣”:花香飘散,沾染在衣服上,传达出自然的气息与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芳气著人衣”,让自然更具亲和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思考,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清幽,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
  • :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变化,体现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 :代表生命的美丽与青春,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象征纯净与新鲜,表现了自然的细腻与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随月”是什么意思? A. 随着太阳
    B. 随着月亮
    C. 随着星星

  2. “芳气著人衣”中的“芳气”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香气
    B. 花香
    C. 汗味

  3. 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悠然与宁静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王安石的《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写了山中自然景色,王安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强调孤独与宁静的心境。两者诗风虽然相似,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展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周角长斋作 过张穆之东溪草堂 珠江待月 送槜李高念祖适楚 别后舟中风雨却寄 追丘生于临皋道中 与生饮醉后泣下口占 题亭中安石榴呈生 得生诗寄怨 刺血寄生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慈悲为本 先字旁的字 桑钱 木圣 闻风逃遁 银山铁壁 靓妆艳服 慢悠悠 怪事咄咄 诗情画意 叨领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