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33:27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
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
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九日的天气清爽,登高望远没有秋云的遮挡。
大自然造就了壶口和高山,楚汉的分界犹如在眼前。
长风鼓动着波涛,水面上像是龙文般波澜起伏。
我回忆往日游历豫州,楼船在汾河上壮丽无比。
如今出征讨伐鲸鲵,旌旗飘扬多么热闹。
白羽箭落入酒樽,洞庭湖上聚集了三军。
黄花不愿亲手采摘,战鼓声声遥相传来。
剑舞在落日下,正是日头西沉之时。
酣畅的歌声激励着壮士,可以抵挡妖邪的气氛。
握着酒杯在东篱下,陶渊明也无法与我群伦。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浪漫主义风格,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巴陵,登高望远,寄情于洞庭湖,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壮士的激励。诗中描绘了秋高气爽的美好景色,同时也寄托了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友人之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展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与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晴朗天气,表达出一种高远的心境。首联“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开放的境界。
接着,李白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不仅描绘了地理的分界,更是暗含了历史的沉重。长风与波涛的描写,充满了动感与力量,仿佛能听见水面上的浪潮声。
在回忆中,诗人提到昔日的豪情壮志和美丽的汾河,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随后,他转向现实,描绘出如今出征的壮阔场面,旌旗飘扬,士气高昂,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豪情。
最后,李白用“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结束,表明自己虽有渊明的隐逸情怀,但更愿意与壮士们共饮共歌,生死与共,彰显了对友情与豪情的向往。
整首诗歌表达了李白对祖国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里提到的“鲸鲵”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心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