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5:42
烈火非不猛,不耗丰炼金。
寒霜非不严,不雕竹柏林。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君子道德亲,白道犹视今。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愿名思友操,播这清徽琴。
烈火虽然猛烈,却能锻造出坚硬的金属;
寒霜虽然严酷,却能雕刻出高大的竹柏。
小人往往趋附权势,心意变化无常;
君子则以德行亲近,正道仍然可见。
各位才子佳人,彼此相得如璧与琉;
一旦离开群体,便会感到无限悲吟。
古风已经衰退,交往的道义日渐衰微。
我希望能铭记朋友的情操,奏响这清雅的琴音。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因编纂《史记》而著称。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称。
《景福东厢诗》作于作者在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复杂之际。诗中通过对比小人与君子的行为,表达了对道德衰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诗的开头以“烈火”和“寒霜”作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人性中的坚韧与脆弱。接着,诗人用小人与君子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小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趋附权势,心意不定,而君子则以德行作为待人接物的准则,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在描写人际关系时,诗人使用“璆琳”这一意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当人们离开群体时,孤独与悲伤随之而来,诗人深刻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的失落。最后,诗人发出对古风衰退的感慨,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清雅情操的追求,体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烈火非不猛,不耗丰炼金。
火焰虽烈,但其作用是锻造金属,象征逆境中磨炼出来的坚韧。
寒霜非不严,不雕竹柏林。
严酷的环境也能造就高大的竹柏,体现了自然选择的法则。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小人善于迎合权势,内心变化无常,缺乏忠诚。
君子道德亲,白道犹视今。
君子以德行相交,正道始终存在,表明理想的坚持。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各位才子佳人之间的友谊如璧玉般珍贵。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一旦离开群体,便会感到孤寂和悲伤。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古老的风俗已渐渐衰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道义日渐减弱。
愿名思友操,播这清徽琴。
希望能铭记朋友的情操,奏响清雅的琴音,表达对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道德、友谊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诗人希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诗中“小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高尚的人
B. 心胸狭窄、趋附权势的人
C. 忠诚的朋友
“璆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忠诚的友谊
C. 美丽的风景
诗人对古风衰退的看法是?
A. 赞同
B. 失望
C. 无所谓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李白强调豪放和饮酒的快意,而司马光则关注道德与友谊的珍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