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寺中所见四首》

时间: 2025-06-24 16:53:54

诗句

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

纱帽搘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4 16:53:54

原文展示:

书寺中所见四首 张耒 〔宋代〕

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 纱帽搘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市集上,樵夫和苏民早早散去,山中的家户灯火常常昏暗。我戴着纱帽,拄着竹杖独自站立,龛中的佛像默默无言。

注释:

字词注释:

  • 樵苏: 指樵夫和苏民,即砍柴和割草的人。
  • 纱帽: 一种轻便的帽子,多为文人所戴。
  • 搘筇: 拄着竹杖。
  • 龛: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静谧景象,反映了其超脱世俗的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耒晚年,当时他已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诗中反映了他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静谧景象。首句“江市樵苏早散”,以市集的喧嚣与樵夫的早散对比,突出了山中的宁静。次句“山家灯火常昏”,进一步以灯火的昏暗来强调山中的幽静。后两句“纱帽搘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则通过诗人的独立形象和佛像的沉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市集的喧嚣与樵夫的早散,形成对比,突出了山中的宁静。
  • 次句以灯火的昏暗来强调山中的幽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后两句通过诗人的独立形象和佛像的沉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市集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 佛像的“无言”赋予了静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山中的静谧景象和诗人的独立形象,传达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樵苏: 代表市集的喧嚣与樵夫的早散,形成对比。
  • 灯火: 代表山中的幽静,营造静谧的氛围。
  • 纱帽搘筇: 代表诗人的独立形象,传达超脱世俗的情感。
  • 佛像无言: 代表沉默与宁静,增强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樵苏”指的是什么? A. 樵夫和苏民 B. 市集的喧嚣 C. 山中的幽静 答案: A

  2. 诗中的“纱帽搘筇”描绘了诗人的什么形象? A. 超脱世俗 B. 寻求内心宁静 C. 独立形象 答案: C

  3. 诗中的“佛像无言”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沉默与宁静 B. 喧嚣与热闹 C. 孤独与寂寞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了山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书寺中所见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静谧景象,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王维诗选》: 收录了王维的多首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

相关查询

巫山一段云 题通仙观 巫山一段云 卜居西关,好山万叠,河在其中 巫山一段云 劝世 巫山一段云 龙阳观九日 巫山一段云 道友坚留住冬圣地,西北有缺, 巫山一段云 先天观作 巫山一段云 携杖上禅房山 巫山一段云 悼友 巫山一段云 前题 巫山一段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直嘴快 寸字旁的字 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牢什古子 轻裘大带 羊字旁的字 恳乞 时运不济 距守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千里犹面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食字旁的字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全制 短票 鼎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