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27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念昔琼林赐宴归,
彩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
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
樽前发自白如丝。
桂林衰朽何须恨,
幸有新枝续旧枝。
想当年在琼林的宴会上,
彩衣绿绶的装扮正合适。
虽然将雏让人心生喜悦,
可负米的生活却令我感到悲伤。
殿角的花朵依然红得如火,
酒樽前的白发已如丝绸。
对于桂林的衰败我不必怨恨,
幸好还有新枝可以延续旧枝。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其诗词风格简练、清新,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晩年的司马光,可能是在参加某次宴会后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盛宴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现状的感慨。在“念昔琼林赐宴归”一句中,诗人追忆昔日的欢愉,回想起当时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艰辛逐渐显现出来。“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将这种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将雏让人心生欢喜,但生活的重担却令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接着,诗人用“殿角花犹红胜火”来描绘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而“樽前发自白如丝”则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个人的衰老。最后,诗人以“桂林衰朽何须恨”来释怀,表达出对生命延续的乐观态度,“幸有新枝续旧枝”则表明了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邃,反映了司马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释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当前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延续的乐观态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琼林”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宴会场所
C. 一种树木
诗中“负米”象征:
A. 生活的重担
B. 幸福的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A. 绝望
B. 无所谓
C. 乐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