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9:26
原上累累古冢高,
昔时意气尽贤豪。
断碑名姓已磨灭,
永日东风吹野蒿。
原野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座古老的坟冢,
曾经的豪杰志气已尽,英才也已不复存在。
那些断裂的碑石上人名已然磨损,
漫长的日子里,东风只是在吹拂着野草。
诗中提到的“古冢”与“贤豪”可以引申为对历史的沉思,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事的苍凉。古冢是英雄豪杰的埋葬之地,而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些曾经响亮的名字却已被磨灭,给人以无限的感慨。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以其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研究,其作品风格简练,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中的英雄豪杰也难免被遗忘,诗人通过描绘古冢,表达了对逝去荣耀的感伤。
这首《河北道中作 其三》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古冢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苍凉的历史感。首句“原上累累古冢高”,通过“累累”二字,突显了古冢的数量和沉重,仿佛在提醒读者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接下来的“昔时意气尽贤豪”,则通过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曾经的豪杰如风散去,留下的只有寂静的坟冢。
诗的后两句“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断碑之上的名姓已然模糊,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无情。同时,东风的吹拂引发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长河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感慨,具有很强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冢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唤起人们对人事沧桑的深刻认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冢”主要指什么?
诗人通过“断碑名姓已磨灭”想表达什么?
诗中“东风”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