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时间: 2025-05-21 04:08:38

诗句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

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08:38

原文展示

素发青眸七十余,未尝游学只安居。
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白发苍苍,双眼清澈,尽管未曾出外游历求学,却安于居所,生活自在。身边没有几根拐杖,身体轻健,心中闲适,因此才能保持如此自如的状态。

注释

  • 素发:白发,形容老人。
  • 青眸:清澈的眼睛,象征着精神状态良好。
  • 游学:指外出学习,求知的过程。
  • 安居:安稳地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地方。
  • 几杖:几根拐杖,暗示老人的身体状况。
  • 心闲:内心安宁,心境悠然。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状态,能够反映出儒家对老年生活的尊重与欣赏。古代文人常以“安居乐业”作为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展现了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平实自然为主,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虽身处政坛,却向往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人的悠然自得,传达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诗中“素发青眸”的形象,既是对老年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其精神状态的深刻揭示。虽然年纪已高,但他未曾游学,说明他更倾向于内心的充实而非外在的追求,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此外,诗人以“旁无几杖身轻健”来强调老人身体的健康,暗示心态的平和与生活的简单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诗中的“应为心闲得自如”则揭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是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提醒人们珍惜内心的宁静与简单的快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发青眸七十余:形容老人的白发和清澈的眼睛,暗示着高龄与内心的清明。
    • 未尝游学只安居:老人虽然未曾外出求学,但选择了安稳的生活,反映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
    • 旁无几杖身轻健:身边没有拐杖,说明他身体健康,生活自如。
    • 应为心闲得自如:强调他心中闲适,故而身体也保持健康。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游学与安居,体现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 象征:白发和青眸象征着老年人的智慧与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幸福生活的根源。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着智慧与岁月的积累。
  • 青眸:象征清澈的内心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 几杖:暗示老人的健康与自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老人未曾做什么?

    • A. 游学
    • B. 写诗
    • C. 旅行
  2. 诗人的心态是怎样的?

    • A. 忧虑
    • B. 安闲
    • C. 焦躁
  3. 诗中“应为心闲得自如”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身体健康
    • B. 心理平和
    •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司马光的诗更加直白,强调生活的简单与内心的安宁,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体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上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用贺方回韵 青玉案·上巳社园修禊,因病未至,分韵得与字 青玉案 暮春 青玉案·早春 青玉案 警悟 青玉案 谒勤斋老人 青玉案 青玉案 其四 青玉案(徐侍郎生辰) 青玉案·上元佳致真堪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析辨诡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变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心绪不宁 娟妍 收服 二字旁的字 肝劳 流光易逝 文治武力 北鄙之音 徇利 齊字旁的字 说来道去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