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39
臧郎中挽歌二首
作者: 司马光
素履存诚厚,虚怀待物真。
乡闾昔相接,朋友世弥亲。
遗札蝇头强,长阡马鬣新。
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与追思。诗中提到“素履存诚厚”,意味着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人;“虚怀待物真”则强调了谦虚与真实的处世态度。回忆起乡里旧友,感受到友情的亲密;虽隔世而今,情谊依旧。在“遗札蝇头强”中提到遗留的信札虽小,却充满情意;“长阡马鬣新”说明友人曾经的形象依然鲜明。最后一句“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则是对友人的哀思,感叹再也无法相见,只能在心中回忆。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儒家治国理念,重视历史教训。
创作背景:这首挽歌是为悼念已故的友人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深切的哀痛。诗作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士人之间的友情与情感交往在宋代文人圈中占有重要地位。
《臧郎中挽歌二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友的追思。诗的开头通过“素履存诚厚”和“虚怀待物真”展现出作者对友人的赞美,既道出了友人的品德,又反映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相识与交往,进一步强调了“朋友世弥亲”,让人感受到那种时光流转、情谊依旧的温暖。
在遗留的信札和友人形象的描述中,诗人细腻地刻画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末尾“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对友人无法重逢的无奈与遗憾,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亡友的怀念与感叹,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友谊的重视与珍视,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素履”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乡闾昔相接”中的“乡闾”指的是什么?
“九原那可作”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臧郎中挽歌二首》的全面分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深入领会诗中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