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3: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3:37:15
咏城居
作者: 曾几 〔宋代〕
盘碧栖寒结露居,虚封水户食芙蕖。
锦云长日来无定,萝月通宵色有馀。
静拂琴书寻密契,时因斋戒具甘蔬。
门穿藜径裁尘迹,车马无烦问广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城市居所,居所坐落在碧绿的水边,清晨露水凝结而成的美景。窗户虚掩,门前水面上开着芙蓉花。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常常变幻无常,夜晚的月光虽然透过藤萝的缝隙,却依然显得明亮充足。诗人静静地弹琴读书,寻求心灵的契合,时常斋戒,以清淡的素食来养生。门前的小路上踩着细小的尘土,来往的车马很少打扰。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历史典故,但笔者所描绘的清幽环境与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古代,很多文人都向往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隐居山林,远离喧嚣。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晋,号山鸣,宋代著名诗人,与陆游等人齐名,擅长山水诗,崇尚隐逸生活,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居所,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咏城居》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城市居所,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氛围。
首联“盘碧栖寒结露居,虚封水户食芙蕖”,直接引入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清晨的露水与水边的芙蓉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静谧。接下来的“锦云长日来无定,萝月通宵色有馀”则通过对天空云彩和夜晚月色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使得居所的环境更加生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静拂琴书寻密契,时因斋戒具甘蔬”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这宁静环境中追求内心宁静与修身养性的愿望。最后一句“门穿藜径裁尘迹,车马无烦问广闾”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优雅的格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我修养的理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虚封水户”是什么意思?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