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5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2:17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谁能在椒盘上插上彩色的簪子,来胜过这美好的春光?时光匆匆,谁能与春风争妍斗丽?往日的美好回忆令我难以再提起,只因对花的眷恋,心中充满了对新春的怨恨。在春天尚未到来的时刻,我便忍不住想问:为何花开得这么迟,早已凋零的花瓣又近在眼前。今年的花期已经注定,我只担心风雨来袭,无法给我一个确切的信心。
“椒盘”常用于宴席,象征富贵和欢庆。辛弃疾的诗中,椒盘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宴会的热闹,也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诗中反复提到的春天与花期,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戊申年元日,正值立春的时节。诗人在宴席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花开的期待,然而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花期的忧虑,反映了他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这首《蝶恋花》在春日的宴席上,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怀念。开头句“谁向椒盘簪彩胜”便带出一种热闹的场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人在期待春天时,却又感到花期的无常,表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全诗的情感逐渐从热烈转向冷静,从期待转向失落,特别是“春未来时先借问”一语,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不安。整体来看,辛弃疾通过“春风”、“花期”等意象,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其短暂性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既富有情感,又富有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使得读者在欣赏优美的语言时,也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诗中提到的“椒盘”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新春的情感是怎样的?
“今岁花期消息定”意指什么?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辛弃疾则更具豪放气概,展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