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23:33
卜算子 漫兴
辛弃疾 〔宋代〕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
试上累累丘垅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帘,山压高低瓦。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去声归来也。
整首诗的意思是:珠宝和泥沙混杂在一起,山谷中可以用来衡量牛马的体量。试着爬上那连绵的丘陵去观察,究竟谁才是最强者。水流浸湿了帘子,山压低了瓦片。山水一早就来询问人,老人早已离去,声音也随之归来。
逐句解释:
辛弃疾的诗歌常常富含哲理,表达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慨。本诗中的“翁早去声归来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属于豪放派。生于战乱之际,辛弃疾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豪情,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辛弃疾晚年的某个时刻,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与人世间的感慨,折射出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卜算子 漫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思考的作品,辛弃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出人们在世事纷扰中的迷茫与不安。开头的“珠玉作泥沙”便是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深刻观察,暗示着即便是珍贵的东西也可能在纷乱中失去其价值。接下来的“山谷量牛马”,则引出对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的思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强者”,反映出人们对成功与强者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水浸浅深帘,山压高低瓦”进一步表现自然的力量与变化,山水在晨曦中似乎也在询问人们的生命与归属。最后一句“翁早去声归来也”,则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哲理。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学,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物质世界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作者对生命价值与社会现状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玉”与“泥沙”象征什么?
“水浸浅深帘”中的“水”主要象征什么?
“翁早去声归来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卜算子 漫兴》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辛弃疾更注重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而李白则展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畅想。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