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33
钧天
作者:李商隐 〔唐代〕
上帝钧天会众灵,
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
却为知音不得听。
这首诗表达了上帝在天上召集众灵,昔日的人们因梦境而到达青冥世界。伶伦的笛声响彻,孤独的竹子被吹裂,但却没有知音来倾听。
本诗提到的“伶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乐神,代表音乐和艺术的高雅与纯粹。诗中通过伶伦的笛声与孤生竹的意象,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末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钧天》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短短的四句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天地、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帝的存在和众灵的聚会,表明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而“昔人因梦到青冥”的描写则暗示着人们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伶伦的笛声象征艺术的伟大,但却因“知音不得听”而显得无比孤独,这种孤独感是李商隐常表露的情感之一。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诗人对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表现了他对人世间知音难觅的感慨,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李商隐对人世间知音难觅的失落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伶伦”是谁?
诗中“知音”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