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57:13
露寒风定不无情,
临水当山又隔城。
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
寒露时节,风停了却不见情意,
河水边山的那一边又隔着城。
并非明亮的时光就一定胜过蚌和蛤,
一生中总是和月亮的亏缺与圆满相伴。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爱情、时光流逝的思考,背景或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动荡有关。
《城外》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诗的开头“露寒风定不无情”描绘了寒露时节的萧瑟景象,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这里的“寒”与“风”,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冷酷,也象征着人心的无情。接着,诗人以“临水当山又隔城”来表达一种无法逾越的隔阂,水、山、城,构成了一个封闭而又孤独的空间,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隔绝。
而“未必明时胜蚌蛤”则引出了一种哲学思考,明亮的时光并不一定比隐秘的珍贵更值得珍惜,蚌和蛤蜊作为象征,暗示了一种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珍藏。最后一句“一生长共月亏盈”则将诗人的思索引向更深层次的存在,月亮的亏盈象征着人生命运的起伏与变化,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李商隐特有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着人生的孤独、内心的渴望与无常的命运展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际隔阂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露寒风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喜悦
D. 宁静
“未必明时胜蚌蛤”中的“明时”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灿烂的未来
C. 繁荣的生活
D. 内心的平静
“一生长共月亏盈”表达了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A. 人生是美好的
B. 人生充满希望
C. 人生充满变幻无常
D. 人生是孤独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