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时间: 2025-05-22 06:48:34

诗句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48:34

诗词名称: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作者: 朱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的槐树开满了老花,心情愉悦却在浩渺的江水上飘荡。
捆着书信向故国远望,轻帆在窗前响起。
白袍的学子们在前方争先恐后,轻轻一挥手就能筑起受降的城墙。
乘着风势,燕子们在上空翱翔,点燃了老庞的灯火。
秋天里鸿鹄高飞,惊动了重叠的双影。
闺房中的女子奢侈地占卜,玉虫装点着灯缸。


注释:

字词注释:

  • 庭槐: 庭院中的槐树。
  • 著老花: 开满花。
  • 佳兴: 美好的兴致。
  • 束书: 捆好的书信。
  • 飞帆: 快速行驶的船帆。
  • 白袍: 形容学子的衣着,象征着读书人。
  • 受降: 古代对降敌的接收或城池的建立。
  • 从风: 随着风势。
  • 鸿鹄: 比喻高飞的鸟,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侈宵占: 奢华的夜晚占卜。
  • 玉虫: 一种装饰物。

典故解析:

  • 白袍先登: 诗中提到的“白袍”可能暗指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反映出当时的科举制度。
  • 鸿鹄高飞: 鸿鹄常用作壮志凌云的象征,表达追求理想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翌送朋友郑公绩赴金陵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金陵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无数文人学子前来求取功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行”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即将赴试的学子临别的情景,情感真挚而浓厚。开篇以“庭槐著老花”描绘出初秋的氛围,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即将远行的诗人形成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束书望故国”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象征着学子心中对未来的憧憬。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描绘了学子们在考场上争相报到的情景,生动而形象。此句不仅传达出学子们志向高远的豪情,也隐含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后面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燕子与鸿鹄,表现了向往自由与理想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闺房女子奢华占卜的景象,似乎暗示着对学子未来命运的祝愿与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呈现了送别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槐著老花: 描绘庭院槐树开花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佳兴渺澄江: 表达诗人虽有愉悦的兴致,但又在宽广的江水中感到渺小。
  3. 束书望故国: 学子寄托着对故国的眷恋,表达出一份思乡之情。
  4. 飞帆响篷窗: 形容船只航行的声音,象征着远行的开始。
  5. 白袍看先登: 体现学子们竞争的激烈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6. 唾手筑受降: 喻示有志者能轻易成就理想。
  7. 从风靡强燕: 描绘燕子在空中翱翔,与理想相伴的情景。
  8. 举火烛老庞: 亮起灯火,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9. 秋天鸿鹄高: 以鸿鹄比喻志向,展现高远的追求。
  10. 惊到中叠双: 形容飞翔的鸟影在水中重叠,形成动态的美。
  11. 闺人侈宵占: 体现女子对未来的占卜,反映出对命运的期待。
  12. 玉虫缀灯缸: 以玉虫装饰灯缸,象征着生活的奢华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鸿鹄”用来比拟志向高远的人。
  • 拟人: “飞帆响篷窗”赋予无生命的帆以人的动作。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送别与期望展开,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与文人志士的豪情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庭槐: 象征着家乡的温馨与宁静。
  2. 白袍: 代表了求学者的身份与志向。
  3. 鸿鹄: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4. 玉虫: 代表奢华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袍”是指什么?

    • A. 农民
    • B. 商人
    • C. 学子
    • D. 官员
  2. “秋天鸿鹄高”中“鸿鹄”比喻什么?

    • A. 普通人
    • B. 志向高远的人
    • C. 美丽的鸟
    • D. 水中的影子
  3. 诗中描绘的“闺人侈宵占”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贫困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友情的祝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均为送别诗,前者表现游子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偕缦云游山至玉泉池小憩 近怀寄朱生半人上海 游洞霄纪实 舟次青县忆季圣昭先入长安 兴济寄怀家兄其年 落叶 同友登京口避风馆高阁望江题壁 闻董文友已在山东 游曾公岩 题黄山温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探骊得珠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联立方程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包含重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引贼入家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假以时日 吞气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隹字旁的字 搒决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鹰犬之任 见字旁的字 不知权变 走笔题诗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