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9:34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李商隐
潼关地接古弘农,
万里高飞雁与鸿。
桂树一枝当白日,
芸香三代继清风。
仙舟尚惜乖双美,
彩服何由得尽同。
谁惮士龙多笑疾,
美髭终类晋司空。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这个古老的地方与弘农相连接,表达了对远行的留恋与祝福。万里之遥的高空中,鸿雁在飞翔。桂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而芸香则能传承三代的清新风气。即使是仙舟(神仙的船)也很惜别那对美好的双双之侣,而五彩的服饰又怎能尽情相聚呢?谁还害怕士人因才华而受到嘲笑呢?美丽的胡须终究会像晋朝的司空一样令人怀念。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约812年,卒于858年。他的诗风以婉约、含蓄、富于情感而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为送行友人而作,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诗中用典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思念。开篇提到的“潼关”和“弘农”不仅有地理上的联系,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万里高飞的雁与鸿,暗喻着友人的远行,带有一种不舍的情绪。接着提到的“桂树”和“芸香”,则象征着高洁与清香的品质,寓意友人的品德与志向。
诗中“仙舟尚惜乖双美”的用法,传达了对理想伴侣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遗憾。而结尾的“谁惮士龙多笑疾,美髭终类晋司空”,则更加强调了对士人品德的赞美与对逝去辉煌的怀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还融合了对时代的思考,展示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李商隐的情感深邃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潼关和弘农的关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桂树”象征什么?
“仙舟尚惜乖双美”中的“仙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