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1:21
南歌子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
水沈为骨郁金衣。
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
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
年年勾引赋新诗。
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在江南,人们称赞岩桂的香气;在吴中,人们则说木犀的芬芳。
那水沉浸在骨髓中,像是穿着郁金香的衣裳。
可我却怨恨那稀疏的梅花,惹得我心里香气来的太迟。
叶子借着山光而显得滋润,花朵在水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奇丽。
年年都有新的诗篇勾引我去写作。
想必她们都在笑我这冷淡的芗林,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
作者介绍:向子諲(生年不详-约1180年),字仲达,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这首《南歌子》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香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南歌子》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词作,诗中借助香气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邃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江左称岩桂”与“吴中说木犀”分别引出两种香花,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貌,表现出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视。
接着,通过“水沈为骨郁金衣”,诗人将水与香气结合,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香气的感受,也传达了诗人对美的无尽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特别是“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将诗人内心的怨恨与失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读者感同身受。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使用了“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通过形象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激情。
最后一句“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则显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外界美好,内心的孤独难以言表,显得尤为深刻。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香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提到的香花有哪两种?
诗中“叶借山光润”主要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对疏梅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