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51:29

诗句

扁舟几泊洞庭霜,曾见连林橘柚黄。

祇道陋邦无此物,那知种树有诸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9

原文展示:

扁舟几泊洞庭霜,曾见连林橘柚黄。祇道陋邦无此物,那知种树有诸王。

白话文翻译:

小船几次停靠在结霜的洞庭湖边,曾经见过连绵的橘柚林一片金黄。只以为这偏僻的地方没有这种东西,哪知道种植这些果树的还有许多王侯。

注释:

扁舟:小船。 洞庭: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连林:连绵不断的树林。 橘柚:柑橘类水果。 陋邦:偏僻的地方。 诸王:指有权势的贵族或王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描绘洞庭柑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贵族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向王彦博索要洞庭柑时所作,通过描绘洞庭柑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这种水果的喜爱和对种植者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边的橘柚林,通过“扁舟几泊洞庭霜”和“曾见连林橘柚黄”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边秋景。后两句“祇道陋邦无此物,那知种树有诸王”则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水果的惊喜和对种植者的敬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贵族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扁舟几泊洞庭霜:小船几次停靠在结霜的洞庭湖边,描绘了湖边的宁静和秋日的寒冷。
  2. 曾见连林橘柚黄:曾经见过连绵的橘柚林一片金黄,通过色彩的描绘,展现了橘柚林的美丽。
  3. 祇道陋邦无此物:只以为这偏僻的地方没有这种东西,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水果的意外发现。
  4. 那知种树有诸王:哪知道种植这些果树的还有许多王侯,揭示了种植者的身份,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连林橘柚黄”比喻橘柚林的美丽,形象生动。
  • 对比:“陋邦”与“诸王”形成对比,突出了种植者的身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贵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意外发现的惊喜和对种植者的敬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着宁静和孤独。
  • 洞庭霜:代表着秋日的寒冷和宁静。
  • 连林橘柚黄:象征着丰收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洞庭霜”是指什么? A. 洞庭湖边的霜 B. 洞庭湖的冰 C. 洞庭湖的水 答案:A

  2. 诗中的“连林橘柚黄”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橘柚林的绿色 B. 橘柚林的金黄色 C. 橘柚林的红色 答案:B

  3. 诗中的“诸王”指的是什么? A. 许多国王 B. 许多贵族 C. 许多王侯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通过描绘江边的花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描绘山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与赵蕃的《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 其一》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贵族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禽 祷晴 次韵杜监簿 秋热 其二 农谣 书客星阁 次韵红蕉 寄别参政 梦寻梅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纵多能 幽弘 凉了半截 很毒 包含自的词语有哪些 遗芳余烈 尸字头的字 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奔电迈 包含辖的词语有哪些 诡诞不经 蚕食鲸吞 平角 博览群书 己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