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7:41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
作者: 赵嘏 〔唐代〕
松竹闲游道路身,
衣襟落尽往来尘。
山连谢宅馀霞在,
水映琴溪旧浪春。
拂榻从容今有地,
酬恩寂寞久无人。
安知不及屠沽者,
曾对青萍泪满巾。
在松竹间悠闲地游走,身心放松,衣襟上落尽了往来的尘埃。山峦连绵,谢家宅院余晖仍在;水面映着琴溪,旧时春浪依然。轻拂榻边,心境从容,今朝有此良地;酬报恩情,寂寞久无人问。谁知道我不如屠夫,曾对青萍泪满巾。
作者介绍: 赵嘏(约 700-770年),字子美,号崇德,唐代著名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赵嘏在西峰游玩时,感慨身处自然的宁静与社会的纷扰,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西峰即事献沈大夫》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与人生哲理的诗作。开篇描绘了松竹环绕的悠闲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接下来,诗人以“衣襟落尽往来尘”来表明自己摆脱了外界的纷扰,进入了一个清净的生活境界。山水相映,余晖与春浪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自然的和谐美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跃然纸上。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酬恩寂寞久无人”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感叹自己即使有意回报恩情,却无人回应。这种寂寞与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安知不及屠沽者”,则是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屠沽者虽然地位卑微,却也有人情味,诗人自我贬低,流露出对人情冷淡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松竹的闲适与人际的冷漠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冷漠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宅”是指谁的宅第?
诗人感受到的“寂寞”是由于什么原因?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包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都与赵嘏的《西峰即事》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分别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