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23:32
原文展示:
韩维《和子华兄寄酒走笔》
开壶绿酒金英满,
走笔雕章锦段成。
不假陶潜篱下望,
更判五斗涤烦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打开酒壶,绿酒满盈,金色的花影在酒中摇曳。
我提笔写下华美的诗篇,仿佛是用金银丝绣成的。
我不需要像陶渊明一样在篱笆下悠然自得,
因为我已用五斗酒洗去了心中的烦恼和醉意。
注释:
- 开壶:打开酒壶,指的是开始饮酒。
- 绿酒:通常指的是新酿的酒,色泽清亮。
- 金英:金色的花影,形容酒中映出的美丽景象。
- 走笔:提笔写作,形容写作的急切和热情。
- 雕章锦段:形容作品华美而精致。
- 陶潜:即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观为主题。
- 五斗:指的是陶渊明以五斗米的收入为生,象征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 涤烦酲:洗去烦恼和醉意,意指通过饮酒消愁。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提倡隐逸生活,作品多描写自然和田园风光。他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常被用作隐逸和清高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是韩维应友人子华的邀请而作,表达了在饮酒作诗时的愉悦心情,借酒抒怀,寄托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饮酒作诗的热情与洒脱,开篇以“开壶绿酒金英满”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酒的色泽与氛围,营造出一种欢快而温馨的场景。接着,诗人以“走笔雕章锦段成”表达了饮酒后创作灵感的酝酿,显示出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陶渊明作为参照,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拒绝。他不想像陶渊明那样只是悠然自得,而是希望通过五斗酒来洗净烦恼,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意境上则流畅自然,展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风格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壶绿酒金英满:开酒壶,酒色清澈,金色的花影在酒中闪烁,传达出欢快的气氛。
- 走笔雕章锦段成:提笔写作,作品如绣锦般华美,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激情。
- 不假陶潜篱下望: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在篱笆下隐居,强调自己的选择与追求。
- 更判五斗涤烦酲:通过饮酒洗去烦恼,更显得洒脱自在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把诗歌创作比作“雕章锦段”,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五斗酒象征着消愁解困,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饮酒与作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在浮华的世界中保留一份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 绿酒: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同时也代表了诗人的洒脱与豁达。
- 金英:指酒中映出的光影,象征着美好与欢愉的生活状态。
- 陶潜:代表隐士生活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
“走笔雕章锦段成”中“雕章”所指的是什么?
A. 雕刻
B. 写作
C. 绣花
D. 画画
-
诗人想通过饮酒达到什么目的?
A. 交友
B. 消愁解闷
C. 隐居
D. 学习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饮酒生活的热爱,具有类似的隐逸精神。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欢快且富有哲理。
诗词对比:
- 韩维与陶渊明的作品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韩维更强调饮酒作诗的即时愉悦,而陶渊明则更专注于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及其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