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同行诸丈》

时间: 2025-04-27 08:55:55

诗句

秋风俱白发,万里锦城官。

箭贯双雕易,琴随一鹤难。

国宽同是福,民病独何安。

前见乖崖老,烦君举似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5:55

原文展示:

秋风俱白发,万里锦城官。
箭贯双雕易,琴随一鹤难。
国宽同是福,民病独何安。
前见乖崖老,烦君举似看。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来,白发苍苍,万里之外的锦城里仍有官员在任职。
箭射穿双雕的事容易,但琴声随着一只鹤飞却很难。
国家宽大是大家的福气,然而百姓的病痛又有谁来安慰?
前面见到乖崖老,烦请您把他举起让我看看。

注释:

  • :一起,全部。
  • 白发:指年老,头发变白。
  • 锦城:指繁华美丽的城市。
  • 箭贯双雕易:形容射箭的技术高超,射穿两只雕容易。
  • 琴随一鹤难:琴声跟随一只鹤飞行是困难的,暗指美好的音乐和孤独的灵魂。
  • 国宽同是福:国家的宽阔是众人的福气。
  • 民病独何安:百姓的疾病又能得到什么安慰呢?
  • 乖崖:指老年人,可能是指对生活的感悟。
  • 烦君举似看:请求对方帮忙举起,可能是指希望能看到更清晰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约1090-1150),字子直,号白雨,南宋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多表达对现实的关心与对人情的洞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感受,抒发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呈同行诸丈》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秋风、白发、锦城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首句“秋风俱白发”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苍凉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接下来的“万里锦城官”则暗示了外面的世界依然繁华,但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失落。

“箭贯双雕易,琴随一鹤难”两句,前者借用箭的迅速与准确,表现出射箭的简单,后者则通过琴声的孤独与难以追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和难以相连的情感。此处的对比非常成功,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复杂情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转向对国家与百姓的关怀,“国宽同是福,民病独何安”,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同时也对民众疾苦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希望,呼唤人们关注身边的苦难,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秋风俱白发:诗人感受秋风带来的萧瑟,象征着人生的衰老。
    2. 万里锦城官:远离的繁华城市依旧有人在忙碌,表面繁荣下的孤独。
    3. 箭贯双雕易:用箭射穿双雕象征着技艺的高超,暗示了与自然的和谐。
    4. 琴随一鹤难:琴声追随鹤飞,表达了追求美好的艰难与孤独。
    5. 国宽同是福:国家的富裕对大家都是福气。
    6. 民病独何安:但百姓的疾苦却无人关心。
    7. 前见乖崖老:见到年老的乖崖,感慨生活的无常。
    8. 烦君举似看:请求对方帮助,暗含对未来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箭贯双雕易,琴随一鹤难”,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琴声与鹤相提并论,增加了诗的意境。
    • 象征:白发象征衰老,锦城象征繁华,形成强烈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对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希望。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白发:老年的象征,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慨。
  • 锦城:美好繁华的象征,反映出人与社会的隔阂。
  • 双雕:象征高超的技艺与对自然的把握。
  • :孤独与自由的象征,表现内心的追求和难以实现的愿望。
  • 国与民:国家的富裕与百姓的疾苦形成对比,展现社会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箭贯双雕易”的意思是: A. 射箭容易
    B. 双雕被射穿
    C. 技艺高超
    D. 以上皆是

  2. “琴随一鹤难”反映的主题是: A. 技艺难以实现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音乐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3. 诗中的“民病独何安”意在表达: A. 关心百姓疾苦
    B. 国家繁荣
    C. 人生短暂
    D. 社会责任感

答案

  1. D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呈同行诸丈》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展现了对民生困苦的关心,前者更多地关注国家的繁荣与百姓的疾苦,后者则侧重于个人困境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宋诗文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述怀 其二 戏作呈用拙道人 壬子除夕 柳絮 咏竹诗 冬夜咏妓诗 春日田园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包含挨的成语 炳若观火 甘字旁的字 狂瞽之言 久要不忘 四胡 抟香弄粉 飠字旁的字 百罗 卖爵鬻官 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爱人好士 木舌 垒结尾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斧破斨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