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昔游诗 其十一》

时间: 2025-05-24 18:12:30

诗句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

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12:30

昔游诗 其十一

作者: 姜夔 〔宋代〕

原文展示: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峰畔过,揽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白话文翻译:

我曾游览过衡山,天未亮就进入了幽谷。想知道我乘的是什么车,便见到横木挂着两根竹子。它的形状像秋千一样,摇摆时并不会倾覆。我登山九千丈,中途有很多佛教的庙宇。一座山高一座山,层层叠叠的山峰上都是秀丽的林木。仰望同来的客人,树梢能隐约看到他们的衣冠。高台和石桥是通往的道路,常常云彩在这里栖息。下面雷雨交加的时候,这里却阳光灿烂。紫盖山多么巍峨,万里景色一目了然。剩下的山峰六七十座,仅如翠绿色的浪潮在矗立。北边有嬾瓒岩,大石头庇护着樵夫和牧人。俯视半岩的花朵,像杯盂雕琢的红玉,飞云峰旁经过,轻轻一捧却无法盈握。祝融峰是最高的,紫盖山的高度无法记录。俯视和仰观,苍苍的山形都伏在眼前。唯有岣嵝峰,向南望去半空中是绿色的。仿佛认得潇湘,仿佛向岳流曲折而去。在高处让我感到震撼,思念家在平地。东边有雷穴,灵异之地小心勿触。云来缭绕着整个世界,云去只有一座峰独立。僧人的窗户可能留有缝隙,云彩进入却无法追逐。绝顶有横石修渠,仙人曾留下足迹。山中多金光草,夜半时如同点燃的蜡烛。灵药难以寻找,叹息着急于回归。

注释:

  • :古代指车、轿子等交通工具。
  • 横版:横木,指用来支撑的木头。
  • 秋千:一种悬挂的玩具,摇摆时不容易倾覆。
  • 佛屋:佛教寺庙。
  • :指岣嵝峰,特指一座山峰。
  • 雷穴:指有雷电出没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字白石,号香严,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书法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历衡山时,写出了游山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思考。

诗歌鉴赏:

《昔游诗 其十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的美丽景观及其给游者带来的感受。诗中将自然景色与游者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点明游览的地点,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接着通过对山峰、云彩、雷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衡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中多次提到的“云”,不仅是自然现象,亦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最后的几句直接表达了对灵药的渴望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回忆曾经游历的衡山,清晨未亮进入幽深的谷地。
    •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想要了解自己所乘的交通工具,看到横木和竹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秋千,形象生动。
    • 对仗:许多句子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云彩:象征变幻无常的人生。
  • 灵药:代表对长生不老及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雷穴”指的是什么?

    • A. 山峰
    • B. 有雷电出没的地方
    • C. 河流
    • D. 书房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 A. 崇拜与敬畏
    • B. 忽视
    • C. 憎恨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姜夔对自然的描写都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李白更加强调个体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壮丽,而姜夔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五 伤何皆秀才 次韵和永叔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赠黄庭筠举进士 还柳瑾秘丞诗编 梦觉 省符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腰花 弓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吉光凤羽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搢绅之士 似水流年 托分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颠鸾倒凤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旧时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石字旁的字 包含舞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