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2:34
水调歌头·昔在虚皇府
作者:葛长庚 〔宋代〕
昔在虚皇府,被谪下人间。
笑骑白鹤,醉吹铁笛落星湾。
十二玉楼无梦,三十六天夜静,
花雨洒琅玕。
瑶台归未得,忍听洞中猿。
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
从来天上,神仙宫府更严难。
翻忆三千神女,齐唱霓裳一曲,
月里舞青鸾。
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
曾经我身处虚皇的宫府,如今却被贬下人间。
我骑着白鹤,醉意中吹奏铁笛,音符宛如星落在湾边。
在那十二座玉楼中无梦可寻,三十六天的夜晚寂静无声,
花雨洒落在琅玕石上。
瑶台我未得归去,忍不住听那洞中猿声。
也罢,休息吧,心情无可寄托,炼制金丹。
自古天上的仙宫宫殿更是难以到达。
回忆起那三千神女,齐声唱着霓裳羽衣曲,
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仿佛青鸾飞舞。
这份怨恨又向谁诉说,云雾缭绕武夷山。
作者介绍:葛长庚,宋代诗人,以豪放清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及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被贬之际,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道教思想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水调歌头·昔在虚皇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词作,葛长庚通过对仙境的怀念与对人间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词中开篇即提到“昔在虚皇府”,暗示了作者曾经的荣耀与地位,随后被贬入尘世,带有强烈的失落感。
词中描绘了白鹤、铁笛、玉楼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而“花雨洒琅玕”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在“瑶台归未得”一句中,作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也休休,无情绪,炼金丹”更是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最后,诗句“此恨凭谁诉,云满武夷山”可谓是全诗的高潮,体现了作者对无法诉说的情感的深深惋惜,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感。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个人的情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仙境的怀念,体现了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由、长生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昔在虚皇府”指代的是:
A. 真实的皇宫
B. 理想的仙境
C. 人间的生活
D. 遥远的记忆
“瑶台归未得”表达了作者的: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友谊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
A. 贫穷
B. 自由与仙人
C. 忧伤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