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3
鹧鸪天
作者:葛长庚〔宋代〕
西畔双松百尺长。
当时亲自见刘王。
山前今日莲花水,
往者将军洗马塘。
南粤路,汉宫墙。
晚风历历说兴亡。
摩挲东晋苍苔灶,
细说仙翁炼药方。
在西边的双松树高达百尺。
当时我亲自见过刘王。
今天山前的水面上开着莲花,
往日将军曾在这里洗马的塘边。
南粤的道路与汉宫的墙壁相连。
晚风轻轻地诉说着兴亡的故事。
我轻抚东晋时期的青苔灶台,
细细讲述仙翁炼药的方子。
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古风诗作见称,风格多样,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敬仰与反思。
《鹧鸪天》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结合,展现了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和浓烈的思乡情。诗中描绘的西畔双松,象征着坚韧与长青,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亲见刘王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轮回与兴亡的无常。
山前的莲花水,清澈而生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的希望。往者将军洗马塘的描写,则为历史注入了生动的细节,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与荣耀。南粤路与汉宫墙的结合,则展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晚风轻拂下的兴亡故事,引人深思历史的变迁。
最后,诗人轻抚东晋的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展示了道教文化对生命与长生的思考。全诗通过景物与历史的交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永恒的向往,使其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
诗歌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回忆结合,探讨历史的兴亡与人生的意义。通过对过去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刘王”可能指谁?
A. 刘备
B. 刘邦
C. 以上皆是
D. 无法确定
“南粤路,汉宫墙”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历史的交融
B. 个人的旅程
C. 自然风光
D. 对未来的期望
“晚风历历说兴亡”中“历历”的意思是什么?
A. 清楚
B. 温柔
C. 迷蒙
D. 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