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6:16
《次韵答邢惇夫》
作者:黄庭坚
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
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
斯文向千载,有志常寡遂。
後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应太玄草,睎价咸阳市。
雨作枕箪秋,官闲省中睡。
梦不到汉东,茗椀乃为祟。
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读书得新功,来雁寄一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前两句提到“为山不能山”,意即山的雄伟并不在于其外形,而在于其内涵和意义。接下来诗人以“渥洼骐驎儿”比喻那些有志向却未能实现的人,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岷江初滥觞”象征着一切开始的地方,强调了理想的起点。诗人感慨道,真正的圣人之道,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支撑。接着,诗人以“邢子好少年”引出对年轻人的期待,认为他们如同清泉,应有远大的追求,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安逸。后面的诗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生的寄托与期望。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黄庭坚对朋友邢惇夫的答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理想追求的共鸣,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对后辈的寄望。
黄庭坚的《次韵答邢惇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待及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诗人通过“为山不能山”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即真理和情感的深度往往超越表面的形式。尤其在“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中,表现出对理想追求道路上的艰难与阻碍,但在这种艰难中又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苍凉中透出一丝温暖。诗人对“后生文楚楚”的赞美,既是对年轻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未能完全实现的反思。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回答,更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探讨,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年轻人的鼓励与期待。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当下局限的无奈,表达了人生追求的复杂性和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为山不能山”是什么意思?
“渥洼骐驎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岷江初滥觞”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