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3:2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23:24
刘仙岩
作者: 胡铨 [宋代]
县崖怪石水潺潺,
宜有神龙隐此间。
穷胜不妨归险洞,
寻春那止看群山。
攀龙行即天边去,
跃马聊同野外还。
好景良辰适相会,
一樽好共水云闲。
在县城的悬崖上,怪石嶙峋,水流潺潺,
这里应有神龙在隐匿。
即使寻访极致的美景,也不妨回到险峻的洞穴,
春天的气息何必止步于群山之中?
攀登龙脊就能直上天边,
骑马随意在野外游玩。
美好的景色和良辰美景,正适合相聚,
最好是共饮一樽酒,闲聊于水云之间。
“神龙隐此间”可以联系到中国古代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龙不仅代表着力量与权威,也与水相关联,常常被视为雨水的化身。诗中提到的“攀龙”可以理解为一种追求理想或超越现实的象征。
作者介绍:胡铨,字景明,号东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游历自然景观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可能在某次春游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因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刘仙岩》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生态度的山水诗。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县崖怪石和潺潺流水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诗人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游者,更是一个思考者,他在美丽的景色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山水的雄伟和神秘,给人一种险峻而又富有生机的感觉。特别是“宜有神龙隐此间”,不仅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后四句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诗的最后,酒和云水的闲适相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境上追求一种洒脱与自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龙”象征什么?
A. 力量与神秘
B. 智慧与知识
C. 财富与权力
D. 幸福与快乐
“攀龙行即天边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胡铨的《刘仙岩》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理想社会的构建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