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更漏子(余甘汤)》

时间: 2025-07-12 14:53:49

诗句

庵摩勒,西土果。

霜后明珠颗颗。

凭玉兔,捣香尘。

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

临上马时分付。

管回味,却思量。

忠言君试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53:49

更漏子(余甘汤)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种名为“余甘”的水果,它生长在西方的土地上。经过霜打过后,果实晶莹剔透,宛如明珠一般。人们在席间凭借着玉兔的捣制,让这香甜的果实成为珍品。
虽然它叫做余甘,但其味道却有些苦涩。在临上马的时候,便把这果子的味道分付给你。细细品味,回想起来,却又让人思索:忠实的劝告,你不妨试试看。


注释:

  • 庵摩勒: 指一种水果,原产地在西域。
  • 西土: 指西方的土地。
  • 霜后: 经历霜打后,表示果实成熟。
  • 玉兔: 传说中的兔子,这里比喻捣药或捣制的器具。
  • 余甘: 指一种具有甘甜味道的水果,但也有苦涩的余味。
  • 忠言: 忠实的劝告。

典故解析:

“玉兔”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与月亮有关,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追求。“余甘”这个词本身有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虽有苦涩,却更显珍贵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宋代山水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他通过写作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在《更漏子(余甘汤)》中,黄庭坚通过对“余甘”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丰富。余甘果实的外表晶莹剔透,象征着美好与幸福,但其内在却有着苦涩的味道,暗示了人生中的苦与乐的辩证关系。诗中提到的“忠言”,更是让人思考,生活中的甘苦往往伴随而来,正如对待美好事物的态度,既要欣赏其美好,也要接受其苦涩。这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让整首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体现了黄庭坚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庵摩勒,西土果: 表示余甘是一种西方的特产,带有异域风情。
  • 霜后明珠颗颗: 霜打后的果实晶莹如珠,形象生动。
  • 凭玉兔,捣香尘: 玉兔捣制香料,增添了诗的意象层次。
  • 称为席上珍: 余甘被视为珍品,象征着稀有与珍贵。
  • 号余甘,争奈苦: 虽名为甘,却有苦味,反映生活的两面性。
  • 临上马时分付: 临别之际,寄托对友人的关怀。
  • 管回味,却思量: 细细品味,反思人生的甘苦。
  • 忠言君试尝: 劝告朋友品尝余甘,象征对待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明珠”比喻果实的美丽。
  • 对仗: 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管回味”表现出人对事物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余甘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强调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余甘: 象征着人生的滋味,既有甜美也有苦涩。
  • 明珠: 代表美好的事物。
  • 玉兔: 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余甘”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甜美
    • B. 人生的复杂
    • C. 忠实的劝告
    • D. 西方的水果
  2. 本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什么?

    • A. 排比
    • B. 拟人
    • C. 夸张
    • D. 对仗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哲理,苏轼则多表现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荆门道怀古 秋江晚泊 早夏郡中书事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寄杨八拾遗 罢和州游建康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西塞山怀古 楼上 再伤庞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杈子粪 不厌其烦 車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势豪 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舟遇风 褡包 方字旁的字 包含栽的词语有哪些 迩臣 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没颜落色 龟龙麟凤 沃野千里 堕指裂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