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剪梅 题五层楼图》

时间: 2025-04-23 08:11:49

诗句

迭阁层栏倚晚风。

山上烟笼。

江上霞红。

兴亡阅遍古今同。

文只雕虫。

技只屠龙。

莫问当年旧主公。

昔日名隆。

今日楼空。

跳梁小鼠穴其中。

昼静潜踪。

夜尽穿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11:49

原文展示:

一剪梅 题五层楼图
作者: 廖仲恺

迭阁层栏倚晚风。山上烟笼。江上霞红。兴亡阅遍古今同。文只雕虫。技只屠龙。莫问当年旧主公。昔日名隆。今日楼空。跳梁小鼠穴其中。昼静潜踪。夜尽穿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层楼的景象,晚风轻拂,山上烟雾缭绕,江面上霞光四射。历史的兴亡变迁仿佛在这景色中交织,文学不过是雕虫小技,而技艺也不过是屠龙之术。无须去问当年的旧主公,昔日的荣光如今已成空楼。楼内却藏着小鼠,白天静静潜藏,夜晚则悄然穿行。

注释:

  • 迭阁层栏: 重叠的阁楼和栏杆。
  • 倚晚风: 依靠着晚风,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烟笼: 烟雾笼罩,形容山的景象。
  • 霞红: 形容江面上的红霞,意境美丽。
  • 兴亡阅遍古今同: 意思是历史的兴衰变迁与古今相同。
  • 文只雕虫: 指文学只是小技艺。
  • 技只屠龙: 指技艺只是屠杀龙的本领,夸张了技艺的有限性。
  • 莫问当年旧主公: 不必去问昔日的主人公。
  • 跳梁小鼠: 比喻小人物在大环境中的微不足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仲恺(1892-1933),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和诗人,参与了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对中国现代政治有重要影响。他的诗风兼具古典和现代元素,富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廖仲恺的政治生涯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兴亡和权力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一剪梅 题五层楼图》以五层楼为引子,表面上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晚景,实际上却透过这个景象折射出历史的沉重与无常。诗中“兴亡阅遍古今同”一句,直指历史的循环与人类命运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廖仲恺在诗中以“文只雕虫,技只屠龙”来表达对文学和技艺的看法,认为这些成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艺,反映出他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悲观。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昔日名隆,今日楼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对比与反思。曾经辉煌的楼阁如今已成空壳,透出一种深深的惋惜与失落感。最后,诗中提到的“跳梁小鼠”则象征着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虽在其中却显得微不足道,喻示了权力的无情与历史的冷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迭阁层栏倚晚风: 描绘五层楼的景象,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 山上烟笼,江上霞红: 进一步描绘自然的美景,形成对比。
  • 兴亡阅遍古今同: 反映历史的循环和人类命运的变化。
  • 文只雕虫,技只屠龙: 表达对文学和技艺的谦卑看法。
  • 莫问当年旧主公: 不必追问历史的主人公。
  • 昔日名隆,今日楼空: 强调历史的对比,感慨昔日的辉煌已不再。
  • 跳梁小鼠穴其中: 比喻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 昼静潜踪,夜尽穿墉: 描述小人物在历史中的隐秘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文只雕虫,技只屠龙”形象地表达了文学与技艺的有限。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如“山上烟笼,江上霞红”。
  • 拟人: “跳梁小鼠”赋予了小鼠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类命运的感慨,强调了权力与历史的无常,同时也表现了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阁楼: 代表权力与辉煌。
  • 晚风、烟、霞红: 自然景象,象征宁静与美好。
  • 旧主公: 代表历史人物,反映权力的变迁。
  • 小鼠: 象征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展现历史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兴亡阅遍古今同”是指什么? A. 人类历史的循环
    B. 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C. 自然的变化
    D. 文化的传承

  2. “文只雕虫,技只屠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文学和技艺的伟大
    B. 文学和技艺的微不足道
    C. 文学和技艺的复杂性
    D. 文学和技艺的重要性

  3. 诗中“跳梁小鼠”比喻了什么?
    A. 小人物的渺小
    B. 自然界的生物
    C. 历史的伟大
    D. 权力的象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廖仲恺的《一剪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杜甫的诗中多了几分苍凉,而廖仲恺则更多了对现实的反思和无奈。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廖仲恺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 其二 往来道中漫兴 其二 宫词 其八十二 送余直卿廷对 登徐州城楼 宿杨溪 远别离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词 松柏 次白公严韵谢其寄酒与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锦的成语 謏言謏说 骐骥过隙 襄渝铁路 称动 衣带之水 冷手 兰结尾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超然远引 瘠人肥己 音字旁的字 灼急 一饱眼福 士字旁的字 点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