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1:57
送谢梦叟昆仲之湘江
作者:王庭圭 〔宋代〕
蜡屐访穷巷,脂车戴晓星。
哦诗添些语,望岳插清冥。
烽火连蛮徼,楼船壮洞庭。
潇湘多夜雨,羡尔对床听。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蜡屐(木屐)上走访偏僻的小巷,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迎着晨星而行。吟哦诗歌时添上几句,仰望高山时仿佛插入了清冥的天空。烽火连绵不绝,外族的边境在不断扰攘,楼船在壮丽的洞庭湖上航行。潇湘地区的夜晚多雨,我羡慕你在床前静静聆听雨声的样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庭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生活在北宋时期,王庭圭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谢梦叟时写成的,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开头两句以蜡屐和脂车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侧面。蜡屐象征着简朴和贴近自然的生活,而脂车则代表了华丽与繁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诗人通过“哦诗添些语,望岳插清冥”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仿佛在与友人分享这些美好的时刻。后面的“烽火连蛮徼,楼船壮洞庭”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延续让人忧心,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最后一句“潇湘多夜雨,羡尔对床听”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羡慕友人在雨夜中静静聆听雨声的恬静与安宁,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离别的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同时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蜡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古老的草鞋
B. 一种木头制成的凉鞋
C. 一种华丽的车子
D. 一种装饰品
诗歌中的“烽火”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与动荡
C. 自然风光
D. 友谊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祝福与不舍
B. 忌妒与愤怒
C. 欢欣与快乐
D. 疑惑与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