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6:35
残夜不能寐,起登城上楼。
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
鹊已栖高柳,人犹棹小舟。
谁云群动息,渔子正垂钩。
在漫漫长夜中我无法入睡,于是起身登上城楼。山峦映衬着半江的明月,秋风摇曳着九天之上。喜鹊已经在高高的柳树上栖息,而人们仍然在小舟上划行。谁说万物都已安息,渔夫正在静静垂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鹊”常常与传说中的喜庆有关,寓意吉祥;“渔子”则是对渔民生活状态的真实描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庭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写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残夜不能入眠,感受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气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秋夜》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色的诗,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眠时,选择了登高望远,以此来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思索。诗的开头“残夜不能寐,起登城上楼”便传达出一种夜深人静的孤独感,随即转入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与对生活的反思。
“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两句,描绘出月光映照下的江水与高空的秋风,既有视觉美感,又有听觉的感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动感的氛围。而后两句“鹊已栖高柳,人犹棹小舟”,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尽管夜色深沉,生命仍在继续,渔夫的垂钩行为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韵味。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夜的孤寂,又有自然的美好,反映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不能入睡?
A. 夜深人静
B. 思绪繁杂
C. 餐后不适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包括哪些元素?
A. 月亮和江水
B. 雪花和冰川
C. 太阳和沙漠
“渔子正垂钩”中“渔子”指的是谁?
A. 渔夫
B. 渔船
C. 渔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秋夜》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