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8:23
谢客二首
作者:王令 〔宋代〕
跹跹出何为,
奄奄归就卧。
不知身所谋,
徒与俗相和。
本无声利求,
久厌车马过。
诗书虽满前,
走奔不暇坐。
收身衣食余,
抱病岁月破。
得不胜所忘,
进亦何可课。
前躅杳难跻,
下愚旋易堕。
得劫有然尔,
命矣何可奈。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疲惫。诗人一开始就质问自己为何匆忙出门,归来时又感到疲惫不堪。他不知道自己此生的追求是什么,似乎只是在随波逐流,与世俗相和。诗人并没有追求名利,早已厌倦了车水马龙的生活。虽然书籍和诗篇堆满了眼前,但他却连坐下来的时间都没有。生活的琐事和疾病让他感到岁月的流逝如此无情。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与追求似乎变得毫无意义,前路也难以攀登,高处的境界仿佛遥不可及。得到的命运是注定的,那么又有什么可以无奈呢?
王令,字伯庸,号玉溪,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王令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的哲理,常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的探索。
《谢客二首》创作于王令晚年,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疲惫以及对内心理想的迷茫。正值社会动荡、生活压力增大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名利的超脱。
《谢客二首》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简单的生活场景中反映出复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头的“跹跹出何为,奄奄归就卧”,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走出家门的匆忙与归来后的疲惫,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接着,诗人揭示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迷茫与无奈,“不知身所谋,徒与俗相和”,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无力感。
在“车马过”一联中,诗人以“久厌”表明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倦怠。尽管“诗书虽满前”,却没有时间沉淀与思考,显示出他对文化的渴望与无奈。诗人用“抱病岁月破”来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流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几句,诗人以“命矣何可奈”作结,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无奈,既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清醒认知。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严谨,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疲惫与对内心理想的迷茫,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命运的接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呼应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追求。
《谢客二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久厌车马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倦?
“命矣何可奈”中“奈”字的意思是?
王令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但王令更倾向于对现实的反思与淡泊,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风格、情感及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