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柏台山僧》

时间: 2025-05-21 18:00:18

诗句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00:18

原文展示:

题柏台山僧 于鹄 〔唐代〕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山顶的寺庙中只有一间禅房,僧人在禅定中面对着山景。走在狭窄的山路上,面对着孤独的岩壁,持斋戒时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枯萎的藤蔓从老树上脱落,腐朽的石头从高山上滚落。不在云端相见,或许只能在梦中相遇。

注释:

  • 上方:指山顶的寺庙。
  • 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指心定于一处,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
  • 持斋:遵守斋戒,不吃荤腥。
  • 枯藤:干枯的藤蔓。
  • 朽石:腐朽的石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和修行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山川,访问寺庙时,对僧侣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展现了僧侣的清净与超脱。诗中“禅定对山容”一句,既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也描绘了山景的壮丽。后两句“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描述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禅修状态,面对着山景,心境宁静。
  •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描绘僧人在山路上行走,面对孤独的岩壁,持斋戒时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体现了僧侣的清净生活。
  •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
  •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表达了僧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即使在梦中也能相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通过“枯藤离旧树”等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表达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禅定、山容、孤壁、远钟、枯藤、朽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禅定对山容”表达了什么? A. 僧人在禅修中面对山景 B. 山景在禅修中面对僧人 C. 僧人和山景相互对视 D. 僧人在山景中禅修 答案:A

  2.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宁静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僧侣在山中的生活,体现了超脱尘世的主题。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鹄的《题柏台山僧》都描绘了僧侣在山中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而于鹄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僧侣的修行状态和超脱尘世的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夜别韦司士 田家春望 送桂阳孝廉 送蹇秀才赴临洮 效古赠崔二 送董判官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古大梁行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影不离灯 未为不可 暗室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包含夫的成语 鸳色 先字旁的字 杨柳浪 彑字旁的字 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自欺欺人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右剪左屠 逞强好胜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