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34
原文展示: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外,春风吹动着酒旗,
行人挥动衣袖,正值日落时分。
长安的街道上无尽的树木,
只有那垂杨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
注释:
典故解析: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历史上繁华的象征,许多诗人都以此为背景创作。垂柳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因其柔软的枝条像是依依惜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子静。生于758年,卒于818年。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写社会和人生。
创作背景:
《杨柳枝》创作于唐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贬谪的生活,常常思念故乡与友人,诗中有深切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杨柳枝》是一首充满春意和离愁的诗作。诗的开头,春风轻拂,酒旗飘扬,描绘了一个温暖而愉悦的春日场景。然而,随着行人挥动衣袖,日落的时刻也带来了离别的情感。这种从春日的欢愉转向离别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安街头的无穷树木,象征着繁华的城市生活,但在这样的繁华中,唯有那垂杨的柔情似水,能够传达出离愁的深意。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即使在繁华之地,离别的痛苦依然难以避免,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精妙,以春风、酒旗、行人、日落、长安、垂杨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身处繁华中的孤独感,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酒旗”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愉
C. 忧伤
答案:B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离别的情感?
A. 春风
B. 垂杨
C. 行人
答案:B
诗的背景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杭州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作都涉及离别主题,但刘禹锡更注重春天的景象与离愁的结合,而白居易则多用直接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刘禹锡的细腻与白居易的直白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